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方案电子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方案 课程名称: 古诗文诵读 课程意义: 学校开展古诗文诵读,在于宏杨和继承中华传统民族文 化,强化民族精神教育, 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夯实师生的文化底蕴,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课程背景: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 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 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温家宝总理在重要演讲中谈到: “中华文明 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 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下来, 拥有 五千年的文明史,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 精深、源远流长。对家庭、社会和教育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 2006 年,全国两会众多代表和委员纷纷指出:国学进入课堂势在必 行,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杨 “仁、义、礼、 智、信 ”等传统美德。这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中, 传承着崇高的精神和优良美德。 其中 “天 下为公 ”的理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胸怀; “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操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的原则; “无为而无不为 ”的智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的意志; “见贤思齐 ”的人生哲理等, 对于少儿道德信念、 精神价值、 人格熏陶、 习惯养成、 文化基础的培养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作用。 这是人才培养 的需要。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长期 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古诗文诵读,走进中华经典文化为载体,以 丰富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渗透为阵地, 让少年儿童快乐 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将在潜移默化中、身体力行中, 实现道德素养、全面素质的提升,从而为教育改革找到突破口。这是 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 不难看出课程方案的建设和实施, 对于学校的发展将产生 不可估量的作用。 课程基础 :学校自 1998 年开始,开展 读千古美文,做华夏赤子“ ”的 古诗文诵读活动, 2004 年后进一步拓展到以《论语》、《大学》、 《老子》、《三字经》、《弟子规》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学经典诵读。 集九年实践与探索, 业已形成以古诗文经典诵读促进育人为本的学校 整体发展共识。 在市区参加古诗文诵读比赛中均取得了良好成绩, 得 到了领导的肯定、教师的支持、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社会声誉 逐年提高。以诗激情、益智、明理、育人渐成特色。 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综合性课程。 课程特点 :其课程本身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知识性、教育性的 特点。在活动开展中具有整合性、渗透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 民族性—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 ※ 知识性 —传统的古诗文知识 ※ 教育性 —激发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精神教育。 ※ 整合性 — 它能与其它学科有机的整合。 ※ 渗透性 — 易渗透到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 ※ 广泛性 —在途径、形式和方法上具有广泛性。 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力求通过在校内开展中华经典 文化教育,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发展,达到 “学 生健康成长、教师素养提高、学校特色发展、家庭与社区和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27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