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概论及基础原理.pptx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生态学概论及基本原理;1.1、生态学的概念及起源 提出者: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于1869年首次提出。 概念: ①从关系角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 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自然系统 与人类的关系的科学。 ②从生存条件、相互作用角度:生态学是 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 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起源:生态学(尤其是基础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 ;;1.2、生态学类型及分支学科 基础生态学是以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的等级单元为研究对象的。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均以生物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合称为群体生态学。 (1)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个体生态学以生物的个体为研究对象。 研究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环境因子对生物个体的影响以及它们对环境所产生的反应。 ;;;种群是物种(species)具体的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种群的空间界限和时间界限并不是十分明确的,常由研究者根据调查目的予以划定。;种群的基本特征;; 影响种群大小或密度的因素主要有:;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 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 ;;;;1.2.2.2 种群分布格局的检验;;;(2)空间分布指数法 ;式中x——样方中某种个体数; f一含x个体样方的出现频率; n——样本总数。 ;1.2.3 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1.2.3.1 种群的年龄结构; (1)种群年龄结构的基本类型 ;;;;;1.2.3.2 性比;1.2.4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1.2.3.1 出生率;生理出生率(又叫最大出生率):是指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繁殖只受生理因素决定的最大出生率。 生态出生率(又叫实际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3.2.4.2 死亡率 ;由于受环境条件、种群本身大小、年龄组成的影响以及种间的捕食、竞争等,实际死亡率远远大于理想死亡率。 死亡率受环境条件、种群密度等因素的影响,环境条件恶劣,种群死亡率高,反之死亡率低。种群密度大,死亡率高,反之死亡率低。 用存活率(survival rate)表示常比死亡率更有实用价值,即存活个体数比死亡个体数更重要,假如用d表示死???率,则存活率等于1-d。 存活率通常以生命期望(life expectancy)来表示,生命期望就是种群中某一特定年龄个体在未来所能存活的平均年数。 ;1.2.5 种群增长率r和内禀增长率rm;r可按下式计算: r=lnRo/T 式中T为世代时间(generation time),是指种群中世代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生的平均时间。 人们经常在实验室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观察种群的内禀增长率(innate rate of increase),用rm表示,该值并非固定不变的。 ;从r=lnRo/T来看,r随Ro增大而变大,随T值增大而变小。 例如,计划生育的目的是要使r变小,据此式有两条途径: ①降低Ro值,即,使世代增长率降低,这就要求限制每对夫妇的子女数; ②增大T值,可以通过推迟首次生殖时间或晚婚来达到。;1.3 种群的数量动态;1.3.1 种群的增长模型; 1.3.1.1 种群在无限环境中的指数增长模型;1.3.1.2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此即生态学发展史中著名的逻辑斯谛方程(Logistic equation,或译阻滞方程)。 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将不再是“J”字型,而是“S”型。“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 ①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 ②曲线上升是平滑的。;;;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 ①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 ②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③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 ④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⑤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模型中的(1—N/K)项所代表的生物学意义是未被个体占领的剩余空间。 若种群数量( N)趋于零,则( 1- N/K)逼近于 1,即全部K空间几乎未被占据和利用,这时种群接近指数增长; 若种群数量(N)趋向于K则(1一N/K)逼近于零,全部空间几乎被占满,种群增长极缓慢直到停止增长; 种群数量由零逐渐增加,直到K值,种群增长的剩余空间逐渐变小,抑制增长的作用逐渐增大,这种抑制性影响称为环境阻力。;逻辑斯谛方程的重要意义:;种间关系; 捕食; 竞争; 寄生; 互利共生;; (3)群落生态学(cornmunity ecology):群落生态学以生物群落为研究对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