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底基础灌浆加固处理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冲孔灌注桩在抽芯检测过程中发现如下情况: 1#桩桩径为 1.4 米,桩身长度为 12.8 米,桩身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 C35。 此桩共抽芯了三个孔,其中两个孔桩身完整性及桩底持力层均满足设计及规 范要求,另外一个孔桩身完整性存在局部缺陷, 桩底以下 1.0 米内为中风化砂 岩,中风化砂岩以下有 0.5 米深的软弱层,软弱层以下为中风化泥岩。 2#桩桩径为 1.6 米,桩身长度为 11.3 米,桩身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 C35。 此桩共抽芯了两个孔,其中一个孔桩身完整性及桩底持力层均满足设计及规 范要求,另外一个孔桩身底持力层 5 米范围内有一个孔局部存在夹层现象, 此桩桩身砼完整性经判定为Ⅱ类桩。 为了保证桩的承载力,经研究决定对这两根桩桩底软弱层进行置换压力 灌浆,为此编制本处理方案。 二、处理方案: 根据以上实际情况,其处理方法是:在桩中对称钻入四个钻孔,深度超 过软弱层至完整岩层为止,采用高压水、气送入桩底进行切割冲洗,直至把 桩底软弱层冲洗完后,再进行高压灌浆。 三、设计参数: 1)灌浆段长度 灌浆段长度视所加固桩底软弱层深及渗透性及设备的能力等条件而定, 其与灌浆质量有关。为提高该桩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浆液进入到桩底的裂 隙和孔隙中,扩散、充填其孔隙,后经过硬化、胶结,可以起到加固、防渗 等作用。另外,由于 112#桩其中一个孔发现桩身有局部缺陷,采用这种劈裂 注浆的方法也可以使水泥浆液进入到桩身,从而使桩身密实。 2)灌注浆液的方式 水泥浆液在静止状态下都有沉淀现象。如果浆液处于流动状态,则浆液 的浓度将是均一的。为此,灌注的浆液须保持适当的流速,对灌浆质量有利。 从需加固的软弱层来分析,一般其渗透性能较好,采用纯压式灌浆方式也能 保持浆液的流动性。因此该工程的灌注浆方式采用纯压式。 3)灌浆压力的选定与使用原则 灌浆压力一般是指灌浆段所受的全压力,其选定一般是根据灌浆试验来 确定。目前尚无此资料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因此本方案只能通过类似的工 程灌浆所使用的压力来选定。计算灌浆压力除需考虑地质条件和灌浆方法外, 还应考虑浆液的浓度对灌浆压力的影响,其计算式为: [Pe] =Pw+r+ m(H1 H)-( H1r1-H2r0) 式中:[ Pe]——容许灌浆压力, Mpa; Pw——地下水静水压力, Mpa; r——压重层土的重度, KN/m 3; H——止浆塞以上地层厚度, m; m——注浆深度每增加一米所应加的压力值; H1——灌浆段总深度, m; r1——浆液比重, KN/m 3; r0——水的比重, KN/m 3; H2——灌浆段至地下静止水位的高度, m。 从本工程的情况分析,其灌浆压力通过计算一般可考虑在 0.2 Mpa~ 0.7 Mpa 范围内,具体在灌浆过程中再依据试验情况进行调整。 使用原则是:在一个灌浆段内的全部灌浆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 应是基本上在同一压力下进行的。 4)压力的控制 灌浆过程中灌浆的控制是分成如下两种: ○1:一次升压法 ○2 :分级升压法 具体采用何种方法视现场的灌浆情况而定,主要是在一定的浆液浓度下 视单位吸浆量是否逐渐减少而定。同一个孔在不同的灌浆段可采用不同的控 制方法。 5)浆液浓度的使用 灌浆过程中浆液浓度的使用有两种方法:一种方式是由稀开始逐渐变浓, 直至达到结束标准。另一种方式是浆液由稀变浓进行灌浆,具体是当吸浆量 达到一定的标准时,再变化其浓度直至达到其标准。本工程可进行灌浆试验 确定其浓度或在 0.5 ~0.8 范围内进行选择。 6)灌浆孔距的确定 浆液的扩散半径一般与所灌的地层渗透系数、注浆压力、注浆时间、浆 液粘度对水粘试比、地层的孔隙率等有关。其确定一般时采用试验,本方案 暂按 maag理论进行计算。 r=3 3khr0t/βn 式中: r——浆液的扩散半径,㎝; H——止浆在地层中的渗透系数,㎝ /s; h——注浆压力, Mpa; r0——灌浆管半径,㎝; t——注浆时间, s; β——浆液粘度对水的粘度比; n——地层的孔隙率。 综合每段的间距确定为 1.00~1.20m,正式施工时应根据现场的试验确定 的间距施工。 7)灌浆结束的条件 本工程的灌浆结束条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在规定的压力下灌浆段单位吸浆量小于试验值时延续一定时间终止 灌浆。 ○2 在规定的压力下灌浆段单位长度吸浆量小于试验值时延续一定时间, 这里考虑灌浆段长度因素在内的终止灌浆标准。 ○3 在规定的压力下灌浆段单位长度吸浆率小于试验值时延续一定时间, 这里考虑灌浆压力因素在内的终止灌浆标准。 ○4 出现窜浆、冒浆及返浆之情况时。 注:一定时间一般为 30~60min,吸浆量、吸浆率一般是由现场进行灌浆 试验确定。 ○5 处理面积范围详见附图。

文档评论(0)

150****56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