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程性质与分类.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土的组成与结构、构造 §4.2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指标 §4.3土的工程分类 §4.4土的成因类型特征 §4.5特殊土的主要工程性质;§4.1土的组成与结构、构造;2、粒度成分对土工程性质影响的实质;试验方法(筛分法)——用一套孔径不同的筛子,按从上至下筛孔逐渐减小放置。将事先称过质量的烘干土样过筛,称出留在各筛上的土质量,然后计算其占总土粒质量的百分数 ;试验方法(比重计法)——不同大小土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来确定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工程上常用不均匀系数Cu描述颗粒级配的不均匀程度 ;4.1.2 土的矿物成分;4.1.3 土中水和气体及其与土粒的相互作用;4.1.4 土的结构和构造;⑵蜂窝结构:颗粒间点与点接触,由于彼此之间引力大于重力,接触后,不再继续下沉,形成链环单位,很多链环联结起来,形成孔隙较大的蜂窝状结构。;⑷软粘土的触变性和灵敏度;①反映土体在力学性质和其它工程性质的各向异性或土体各部位的不均匀性; ②决定勘探、取样或原位测试布置方案和数量的主要因素之一。;⑵对于砂土和砂质粉土,各种不同形式的夹层、透镜体或交错层构造较为普遍;;§4.2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指标;1.土的密度ρ:单位体积土的质量 ;;;3.不同状态下土的密度和重度;;【例】某土样经试验测得体积为100cm3,湿土质量为187g,烘干后,干土质量为167g。若土粒的相对密度ds为2.66,求该土样的含水量ω、密度ρ、重度? 、干重度?d 、孔隙比e、饱和度Sr、饱和重度?sat和有效重度?? ;土的密实度指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与其工程性质有着密切关系。;当Dr=0时, e=emax,最疏松; 当Dr=1.0时, e=emin,最密实;1.粘性土的稠度状态;液塑限联合测定法;2.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例】某砂土试样,试验测定土粒相对密度ds=2.7,含水量ω=9.43%,天然密度ρ=1.66/cm3。已知砂样干燥状态下最密实状态时密度为?dmax=1.62g/cm3,最疏松状态密度?dmin=1.45g/cm3。求此砂土的相对密度Dr,并判断砂土所处的密实状态;4.2.4 土的力学性质;刚性护环;;压缩性不同的土,曲线形状不同,曲线愈陡,说明在相同压力增量作用下,土的孔隙比减少得愈显著,土的压缩??愈高;1、土的抗剪强度;试验仪器:直剪仪(应力控制式,应变控制式);1773年,库仑根据砂土剪切试验;§4.3 土的工程分类;2、土的工程分类体系;4.3.2 我国土的工程分类;5、土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五大类;土的名称;土的名称;d.粉土的分类;【例】下图为某三种土A、B、C的颗粒级配曲线,试按《地基规范》分类法确定三种土的名称 ;【解答】;§4.4 土的成因类型;4.4.2 坡积土(Qdl);4.4.3 洪积土(Qpl);洪积扇地形;;4.4.4 冲积土(Qal) ;特点:通常存在较厚的淤泥、泥炭、压缩性高,强度低,为不良地基;土工程性质与分类;河口三角洲相;4.4.5 湖泊沉积物(Ql);4.4.6 海洋沉积物(Qm);4.4.7 冰积土和冰水沉积土(Qgl);4.4.8 风积土(Qeol);§4.5 特殊土的主要工程性质;3、工程地质评价 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等特性,因此变形问题是软土地基的一个主要问题,表现为建筑物的沉降量大而不均匀、沉降速率大以及沉降稳定历时较长等特点。;软土地基处理 ;4.5.2 湿陷性黄土;土工程性质与分类;土工程性质与分类;2、黄土湿陷性形成及影响因素 湿陷性形成原因:内在因素是结构特征及物质组成;外部条件是水的浸润和压力作用 黄土湿陷的影响因素:颗粒组成、化学成分、主要物理性质指标(天然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浸水程度和压力大小。;4、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土的物理性质,消除或减少地基因浸水而引起的湿陷变形。目前国内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换土垫层法、强夯法、土(或灰土或水泥土)桩挤密法、预浸水、深基础或桩基础。;4.5.3 红粘土;土工程性质与分类;2、红粘土的物理力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物理特征:天然含水量高,一般为40-60%,高达90% 密度小,天然孔隙比一般为1.4-1.7,高达2.0 高塑性,塑性指数一般为20-50 坚硬、硬可塑状态 力学特征:较高的强度、较低的压缩性 不具有湿陷性 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范围及其规律: 沿深度方向:随着深度的加大,其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和压缩性有较大提高,状态由坚硬、硬塑变为可塑、软塑、流塑状态,强度大大降低 沿水平方向:地势高处,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压缩性均较低,强

文档评论(0)

xinfeiy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