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 NUMPAGES2
早年的评剧唱腔,虽旋律非常单一,却韵味浓厚,这是老评剧独特魅力所在,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浅谈评剧唱腔的音乐艺术特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评剧唱腔的音乐艺术特点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评剧属于戏曲的板腔体。评剧艺术主要以唱腔音乐为依托,通过唱腔艺术来展现剧中人物的心理、思想、情感以及情绪。因此,对评剧唱腔艺术的了解和掌握,更能让我们走进评剧艺术殿堂,去感知感受评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评剧艺术发展简史
1909年,评剧艺术兴起于河北唐山,之后在华北、东北广泛流传,最终在我国北方地区形成了广泛的受众群体。1935年,在上海演出期间,因其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的风格,被定名为“评剧”。其中,在评剧革新艺术家白玉霜和小白玉霜的努力创新下,评剧的艺术风格日臻完善,独特的风格日渐形成。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评剧成为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一大剧种,与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并称为五大戏曲。2006年,评剧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评剧艺术发展的历程中,有一个突出的特征便是随着时代背景、历史和文化而不断创新完善,与时俱进。评剧兴起的辛亥革命时期,是革故鼎新的大时代,思想领域的解放给评剧提供了充分的时代营养,当时借古讽今、批判现实的艺术作品很多。代表作有《占花魁》《杜十娘》《杨三姐告状》等。这一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大、小白玉霜,她们在评剧艺术,尤其是唱腔艺术创新方面,汲取京剧、河南梆子等地区代表剧种的精髓,进行了颇有成果的开拓。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下,评剧艺术也随之进入全面创新阶段,对其他戏曲等的融会学习得到加强,代表作有《刘巧儿》等。这一阶段创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当推新凤霞为代表的新派。新派唱法对唱功唱腔进行了突出的创新,运用身体的多种器官部位,在音量、音色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探索,影响颇大,成为很有影响的一派。
评剧来自民间,植根于“草根”生活,其艺术土壤“肥沃”。因此,其演唱明白通俗,唱词浅显易懂,唱腔的韵味感很强。评剧唱腔音乐艺术的一个主要特点便是含有多种板式和调式,为板腔体结构,听起来极具艺术魅力和渲染力,审美独特。在评剧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受河北梆子和京剧的影响很深,在吸收这两大剧种音乐艺术特点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评剧独有的音乐艺术风格。具体来讲,评剧行当划分,除杂行外,分生、旦、净、丑四大类,这一点应是借鉴了河北梆子。在唱腔音乐艺术上,无论是为老生、小生,青衣、花旦,或大花脸、白脸末,还是文丑、武丑,其唱腔音乐都极具艺术特色,为评剧爱好者所喜闻乐见。
二、评剧唱腔音乐艺术特点
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剧艺术,有着深厚的艺术基础和审美价值。随着评剧发展创新,唱腔艺术亦随之完善,其所呈现出的美学意义和背后的艺术规律特点,很值得人们研究,并为今后的评剧艺术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一)评剧唱腔板式口语化强
评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唱腔独特、富有韵味。评剧唱腔为板腔体结构,具有较强的口语化特点,具体由导入板类、基本板类、结尾板类三板式组成。导入板类包括导板、回龙、尖板、带板、搭调、哭头、哭么二三等,在评剧艺术中发挥着过渡作用。实际评剧表演中,一般用唱腔中最前一句唱词完成整個板腔的过程,接着转慢板和原板二,大部分过门配有打击乐,这种音乐方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基本板类在评剧板式中的主流板腔,分为慢板、二六板、快板、散板,可以通过不同节奏表达不同的情绪思想。结尾板类,由甩腔、留板、扣板、迷子叫板等组成,以表达唱腔的结束。
(二)评剧唱腔调式的抒情性强
经过长期的发展,评剧音乐唱腔形成了正、反、越、反越四大调式,并且各有特点,韵味十足。正调因演员的嗓音、音域差异,在F宫-bB宫之间,唱腔曲调粗犷、高亢、清越,多为小板胡伴奏。反调是正调的派生调式,其唱腔曲调音乐艺术表现深沉、委婉而细腻。越调有男腔越调和女腔越调两种。男腔越调以大板胡伴奏为主,这种声腔打破了男腔音域偏高的限制,实现了中、低音区唱腔;
女腔越调,声腔与男腔越调的调高基本一样,伴奏乐器主要为小板胡,曲调音乐欢快而喜悦,以二六板结构居多。反越调专指男腔反调,主要用大板胡伴奏。这四大调式,使评剧唱腔抒情具有多样性,艺术魅力十足。
(三)评剧唱腔音乐的独特韵味性强
评剧唱腔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汉字发音的歌唱表达。通观评剧唱腔艺术,在表演中更注重汉字发音的位置。例如,评剧演唱中常用的“喷口”,强化字头的重唱,重点将力量在开口时凸显出来,通过浑厚发音,以韵母来调整声腔的美感,最后产生立体感很强的发音效果。在评剧唱腔的行腔甩腔方面,唱腔与声调字发音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依字行腔、以情甩腔,字正腔圆,艺术表现力很丰满。实际上,与其他中华戏曲,诸如京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4重载交通水泥路面设计.doc
- 年产12万吨苯乙烯精制工艺设计.docx
- 电工基础知识(全面)课件课件(完整版)160页.pptx VIP
- 装配式建筑在装配式港口码头中的应用与优化,2025年行业展望报告.docx
- 《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第2版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课题申报参考: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融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路径研究.docx VIP
- 2024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pdf
- 水产动物疾病学3免疫学.ppt
- 课题申报参考:中华优秀传统医德文化融入医药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docx VIP
- (高清版)DB32∕T 5040-2025 家用电梯智能化要求及验收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