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鼻出血鼻肿瘤讲诉.pptxVIP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鼻中隔疾病 第一节 鼻中隔偏曲 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 Etiology:鼻中隔外伤及骨与软骨发育不均衡 Symptoms Sign:1、鼻塞;2、鼻出血;3、头痛;4、邻近器官症状 Diagnosis:结合病史,明显症状+鼻中隔偏曲 Treatment:鼻中隔矫正术,鼻中隔——鼻成形术 ;鼻中隔棘突;鼻中隔偏曲,嵴突;第十章 鼻出血 (epistaxis, nosebleed) Etiology: 1、局部病因 1)外伤 2)鼻腔鼻窦炎症 3)鼻中隔病变 4)肿瘤 2、全身病因 全身性疾病——动、静脉压增高,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张力改变。;1)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2)心血管疾病 3)血液病 凝血机制异常;血小板质或量异常 4)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VitC、K、P或钙 5)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等 6)中毒:磷、汞、砷、苯等 7)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8)内分泌失调 ;Treatment: 1、一般处理 2、止血方法 1)简易止血法 2)烧灼法 化学法、电灼法、激光、微波 3)填塞法:前鼻孔填塞,后鼻孔填塞 3、血管结扎法 4、血管栓塞法;5、全身治疗和其他处理 1)镇静剂 2)止血剂 3)维生素 4)注射硬化剂 5)纠正贫血,抗休克治疗 6)中医中药;第十一章 鼻腔及鼻窦异物 鼻异物(foreign body in the nose)可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生物性(动物,植物),非生物性 Etiology: 1、儿童玩耍 2、水蛭、昆虫 3、外伤:碎石、木块、弹片等 4、医源性 ;Diagnosis: 儿童单侧性流脓涕且伴恶臭——鼻腔异物? 病史;鼻腔检查;鼻正、侧位X线片,CT检查 Treatment: 根据异物大小、形状、部位和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取出方法。 防止由鼻腔异物?气道异物;第十五章 鼻囊肿 第一节 鼻前庭囊肿(nasal vestibular cyst) Etiology:腺管阻塞,潴留囊肿;胚胎期残留上皮 Symptoms Sign:早期无症状。长大后可 鼻塞,鼻内及上唇胀痛。感染——增大迅速,痛 Diagnosis:一侧鼻翼附着处隆起。触诊:肿块质软有弹性。鼻镜检查:鼻底皮肤粘膜交界处半圆形隆起。穿刺可抽出透明或半透明液体。 Treatment:手术摘除。 ;第二节 鼻窦囊肿 鼻窦粘液囊肿(mucocele of nasal sinuses) Etiology:窦口堵塞,窦腔分泌物潴留。分泌物蛋白含量过高产生一系列生化和免疫反应。 Pathology:筛窦和额窦多发,蝶窦较少,上颌窦少见。巨大的囊肿可侵入眶内和颅内。脓囊肿。 Symptoms Sign:早期无症状。囊肿增大,可引起头痛;眼球移位,复视,视力障碍等。面部隆起 筛窦---眼球向外移位,额窦---眼球向外下方移位,蝶窦---眼球突出,眼肌麻痹,眼部感觉障碍和疼痛,失明等(眶尖综合征)。脓囊肿---高热不适 ;;筛窦囊肿术后;鼻窦浆液囊肿 (serous cyst of nasal sinuses) 常发生于上颌窦内,多为单侧。 Etiology: 1)粘膜内粘液腺阻塞,腺体分泌物潴留,在粘膜下形成囊肿;2)为毛细血管内渗出的浆液潴留于粘膜下层的结缔组织内,扩大成囊肿。 Symptoms Sign: 多无明显症状。偶尔面部压迫感或鼻流黄色液体。 Treatment:有症状或精神压力太大,可手术切除。 ;第十六章 鼻-前颅底肿瘤 第二节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 一、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多见于鼻中隔和下鼻甲前端 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上颌窦和鼻骨 二、乳头状瘤(papilloma) 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ing papilloma)——病毒感染? 特点:上皮成分向基质内呈内翻性增生,可呈指状、舌状和乳头状,细胞排列有极性,且基底膜完整。;年龄40岁,50—60岁发病率最高;男:女=3:1。 临床症状:单侧鼻塞、流粘脓涕有时带血。 检查: 息肉样肿瘤,色红,表面不平,质地较硬, 触及易出血。肿瘤多原发于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和 筛窦最易受侵犯。术后复发率28-74%。反复手术后 可恶变,恶变率2-20%。当下列情况时,应警惕恶变:1)术后迅速复发,2)迅速侵及邻近结构,3)反复鼻出血,4)顽固性头面部痛 治疗: 手术切除。 组织异常增生或已癌变者,应予放疗。;第三节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一、概述:国内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05-3.66%,占耳鼻咽喉部恶性肿瘤的21.74%-49.22%。 肿瘤:癌=8.5:1。男:女=1.5-3.0:1。癌肿大多数发生于40-60岁之间,肉瘤则多见于年轻人。 鼻窦恶性肿瘤以上颌窦恶性肿瘤最多见,可达60-80%。筛窦恶性肿瘤占3.8%,原发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