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书法艺术教学“技”与“道”的思考.docxVIP

高校书法艺术教学“技”与“道”的思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书法艺术教学“技”与“道”的思考 近年来,教育部连续发文,指出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同时又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落实“书法进课堂”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开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并相继开设了书法课。有人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属于“道”,培养的是审美意识、文化心态和创新思维;书法课教学属于“技”,训练的是书写技能。当前的书法课教学也大多偏重于书写技巧的训练,这尽管是必要的,却有点舍本逐末。笔者认为书法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非是“技”与“道”的关系,而是密不可分。本文仅对此略陈管见。 书法教育与审美意识 中国书法是艺术,艺术是自然的美化。因而借助于书法教学,可以培养起学生的审美意识。而在中国的传统艺术门类中,书法艺术的影响力可谓最大。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在中国的诸多艺术种类中若以“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被接受状态”和“群体性痴迷”为标准,那么唐诗、书法和昆曲都曾“产生过长时间的社会性痴迷”,对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①书法以汉字为载体,汉字则以点、横、撇、捺、竖等基本笔画构成。因此,书法教学中一开始先练习这些基本笔画的写法,将字写得整齐端正,显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将汉字的这些笔画搭配得整齐端正,不一定就是书法。古人云“字无百日功”,是说将汉字写得端正整齐,比较简单。但要将汉字的书写提升为书法艺术,却不是一百天就可以达到的。因为,汉字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本身就体现了审美意识。古代书法家观察惊蛇入草、三峡荡桨、担夫争道等情景,就是一种审美体验,目的是将其体现于笔下。 书法的审美性体现在用笔、结字、章法等层面。用笔,即点、横、撇、捺、竖的写法。古人谓“点如坠石,横如阵云”,是说不仅书画同源,汉字六书之一就是象形,而且书法的点画也应该具有逼真的形象性。其次,通过结字将笔画排列组合成汉字,更具有审美性。同一个“之”字,在不同书法家的笔下就具有不同的形态,这是因为对美的体悟有别;在《兰亭序》中也无一相同,这是因为上下文用笔轨迹不同。再次,章法上最忌讳“布如算子”,因为那太呆板,缺乏灵气;印刷体集字不是艺术,因为那是机械排列,缺乏气脉。而《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诗帖》等法帖横涂竖抹,却活气盎然。 因此,书法教学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联系天地自然的万千景象,体味“坠石”的动态、“荡桨”的力度、“争道”的避让,思考王羲之的字并没有画出虎头虎尾、龙鳞龙爪,却有“虎卧凤阙,龙跳天门”的美感,从而领悟汉字书法用笔、结字、章法的审美特点,培养其观照对象时的审美意识。这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大有裨益。 书法教育与文化心态 文化是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万千气象融合为书法的形与韵,此中自然蕴含着文化因子,具体体现在书法的表现形式、书写内容和创作过程三个层面上。要借助书法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要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在表现形式上,书法作者用柔软的毛笔,蘸着黑色的墨汁,在白色的宣纸上,写出刚柔相济的笔画线条,这本身就体现出中国古代道家所阐释的阴阳、虚实、刚柔相济的辩证关系,和儒家所弘扬的和而不同的文化思想。这些文化因素,具体体现在书写时用笔的虚实、疾徐,用墨的浓淡、枯湿,结体的和而不同,章法的疏密得当。书法教学中,就要结合这种表现形式,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这些文化要素。从而将练习书法的过程,变成学习文化的过程。 正如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所说的:“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能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②鲁迅先生也说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③他还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④由此可见,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因此,在书写的内容上,应该引导学生从两个层面学习中国文化。第一个层面是古代的隶书、楷书所写,多是碑文,行书、草书所写的多是诗词文赋。要引导学生领会其思想内容,体味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分析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对书写内容的深刻领会和对诗文艺术的深刻体味,自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第二个层面是结合书写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与书写形式之间的关系。同样是行书,同样是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书者下笔时所抒写的思想感情不同,诗文所表达的内容不同,书写形态便截然不同。而印刷体不是艺术,是因为不同的内容都用同样的字体排列。学生从正反的对照中体悟出来的,便是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书法创作最佳的精神状态,在于有意与无意之间。纯粹有意,则难免拘束

文档评论(0)

yz759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