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美人生在江西
打开文本图片集
钱家铭(1930—),浙江湖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管理系。曾任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我原籍浙江湖州,1930年1月出生于上海,在上海读书长大。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管理系。毕业后先后在上海亚细亚钢铁厂、上海冶金机修总厂、上海市冶金局计划处工作。1965年支内到江西钢厂,先当科长,后当副厂长、厂长。1983年中央宣布我担任中共江西省委常委,1985年转任副省长,1991年转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3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1994年起担任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长达10年,并担任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第二届、第三届会长。这是我的全部经历。
小三线建设到江西
在江西搞小三线是当时中央华东局于1964年决定的。华东局决定江西小三线由上海市包建。上海市副市长李广仁,作为上海代表到江西担任筹建江西小三线的第二指挥部总指挥。江西小三线主要生产常规武器,比如自动步枪、高射机枪、炮弹、炸药、引信等。同时要建一个特殊钢厂为常规武器提供钢材。钢厂定名为江西钢厂,建在新余的良山镇,规模产量为钢5万吨、钢材3.5万吨,投资4400万元,人员4400人,由上海冶金局承建。
我当时在上海冶金局计划处负责搞规划。上海市委领导点名要原上钢一厂厂长、当时在市冶金局任技术监督处处长的丁振芳为江西钢厂厂长。丁振芳到局长那里点名要我跟他来江西,我就这样离开了上海。
1965年7月江西钢厂开始施工,设计人员、施工队伍都是上海派来的,大家拧成一股劲啊,开山劈林,施工进度很快,至1966年上半年,各车间就逐步投产了。“文化大革命”发动后,起初生产受到了一点干扰,但总体上还是不错的。历任厂领导都很敬业,本着一定要把小三线建设搞好的想法,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更新了设备,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生产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歼击机上控制速度的空速管等一批军品生产出来了,修建农田水利的线材也生产出来了,在军品、民品方面都作了很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初,江钢进入最兴盛的时期,上缴利税为全省的排头兵,名声大震。冶金部领导称江西钢厂为小三线的一颗明珠。江西钢厂先后被评为江西、全国的经济效益先进单位。
由于江西钢厂有钢无铁,新余钢铁厂有铁无钢。省政府从全局出发,于1991年底决定:江西钢厂、新余钢铁厂合并组成江西新余钢铁总厂,江西钢厂就不再存在。
1983年进入省领导岗位
我当了20多年的科长,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1980年当了副厂长,1982年又当了厂长。那时正好省委换届,由省委副书记傅雨田担任人事安排领导小组组长,考察选拔干部。我很幸运,遇到了这个好时机。当年10月,我到南昌参加省政府召开的座谈会,有几十个企业厂长参加,实际上这个会的目的是考察干部。会上,赵增益省长问我,首钢搞经济承包责任制,上缴利润年递增7%,你江西钢厂每年能递增多少?我说每年能增交10%,可以当场签合同。开会期间,傅雨田书记把我叫到他家里聊天,我们海阔天空,省内省外、家庭情况都聊了。后来省委组织部徐文楼部长到厂里实地考察,他问我,你不当厂长,谁当厂长?当时我也不知所以啊。到1982年12月30日,省委机要秘书蓝秘书电话通知我1983年元月2日到江西宾馆参加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我2号到宾馆报到。当晚,白栋材、赵增益、许勤等领导同志召开我们新任常委开会,宣读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电报,宣布了11个省委常委,我是其中之一。
省委决定我分管工业,1983年末又任命我兼任省经委主任。当时省财政很困难。1982年全省财政收入才12亿。我陪赵增益省长到婺源考察调研。婺源有个博物馆,里面有许多古代文物,包括唐伯虎的画。博物馆馆长向赵省长提出来,你能不能给我10万块钱,我把这些文物好好保管起来,省长没有答应,可想而知当年财政的艰难程度。因此,赵省长提出,1983年省财政要增收1个亿,1984年再增收2个亿。那个时候没有哪个县财政能有1个亿,确实蛮苦的。
1984年胡耀邦总书记到南京,感觉江苏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就电话要白栋材书记、赵增益省长去南京。耀邦同志提出江西要学江苏如何加快发展。省委后来派了三个组到江苏学习,我带了一个组,梁凯轩同志带一个组,方谦同志带一个组。我这个组的成员里面有宜春地委书记叶学龄、吉安地委书记王国本,还有省经委的一些同志。这次学习,有所成效,但进展不大。
1985年省委大换届,白书记、赵省长年纪都偏大。后来,中央确定万绍芬任省委书记,倪献策任省长。我不再任省委常委,转任副省长。
江西比较封闭,农业以粮为纲。当时民间有传说,议论工业一支烟,说道农业一整天。江西农业确实为国家作了巨大贡献。1962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