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章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剖析 土壤流失对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思考一:土壤流失有什么危害? 思考二:如果你是当地的官员,您将 如何治理当地的水土流失,还人 民一个秀美的山川? 三、土壤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它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 (一)土壤盐渍化及类型 1 、现代盐渍化 2 、残余盐渍化 3 、潜在盐渍化 白碱土的危害 我国盐渍土总面积约 1 亿公顷,其中 现代盐渍化土壤 0.37 亿公顷,残余盐渍化土壤 0.45 亿公顷,潜在盐渍化土壤 0.17 亿公顷。 滨 海 盐 土 景 观 1、滨海湿润—半湿润海水浸渍盐渍区 2、东北半湿润—半干旱草原—草甸盐渍区 3、黄淮海半湿润—半干旱耕作草甸盐渍区 4、蒙古高原干旱—半漠境草原盐渍区 5、黄河中上游半干旱—半漠境盐渍区 6、甘、蒙、新干旱—漠境盐渍区 7、青、新极端干旱漠境盐渍区 8、西藏高寒漠境盐渍区 (二)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成因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土壤潜在盐渍化的表象化。 ① 由于发展引水自流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超过其临界 深度,使地下水和土体中的盐分随土壤毛管水通过地 面 蒸发耗损而聚于表土。 ② 利用地面或地下矿化水(尤其是矿化度大于 3g/L 时) 进行灌溉,而又不采取调节土壤水盐运动的措施,导 致灌溉水中的盐分积累于耕层中。 ③ 在开垦利用心底土积盐层的土壤过程中,过量灌溉的下 渗水流溶解活化其中的盐分,随蒸发耗损聚于土壤表层。 次生盐渍化的成因 50年代大搞平原水库导致我国平原地区次生盐碱化面积大增 (三)土壤盐渍化的防治 土壤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的防治应重点围绕“水”字做文章 1 、合理利用水资源 ① 合理灌溉 掌握灌溉时机,排盐而返盐,提高产量。 ② 节水防盐技术 如滴灌、渗灌等,防止大水漫灌。 ③ 减少输水渗漏 ④ 井、灌、排相结合。 2 、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态农业结构 水改旱,可有效防止次生盐化; 3 、精耕细作 多施有机肥,控制灌溉水质。 曲 周 盐 碱 土 白 碱 土 危 害 1、高中低 2、二坡碱 3、低中高 水盐运动方向 积盐区 地形与土壤积盐关系 四、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 土壤潜育化是土壤处于地下水和饱和,过饱和水长期浸润状态下,在 1m内的土体中某些层段Eh200mV,并出现因Fe,Mn 还原而生成的灰色斑纹层,或腐泥层,或青泥层,或泥炭层的土壤形成过程常表现为 50cm土体内出现青泥层。 治理方法: 开沟排水,消除渍害 我国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水稻田有400万亩。主要分布在南方的鄱阳湖平原、珠江 1、开沟排水; 2、多种经营; 3、合理施肥; 4、耐渍品种。 潜育化的治理 五、土壤肥力衰退和污染 土壤肥力退化主要是土壤养分衰退。 全世界养分退化面积为1.5亿公顷左右,占世界耕地面积20%。我国土壤的肥力退化也十分严重,全国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农田速效钾含量普遍呈下降趋势我国土壤养分退化面积为0.44亿公顷,占我国耕地的60%,其中南方红壤养分退化面积为0.2亿公顷,占全国的45%,占南方耕地66%。在我国4400万公顷的中低产田中,普遍缺N占59.1%、缺磷占22.9%,缺钾占50%,耕地有机质在5~20g/kg之间,南方低产田N、P、K养分缺乏更严重,而90%缺B和Mo,49%缺锌(赵艺园,1996)。 第四节 土壤质量及评价 一、土壤质量的概念 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Doran Parkin 1994 )。 美国土壤学会( 1995 )把土壤质量定义为:在自然或管理的生态系统边界内,土壤具有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保持和提高水、气质量以及支撑人类健康与生活的能力。 土壤质量? 土壤健康? 第14章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剖析 第14章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剖析 二、土壤流失(soil erosion) 流水侵蚀为例,分面蚀和沟蚀两种主要方式。 前者含溅蚀、片蚀和细沟侵蚀等不同发展阶段; 后者为径流集中为股流而对地面土壤的冲刷,表现为细沟、浅沟、切沟、冲沟和河沟等形式。 土壤流失是土壤物质由于水力及水力加上重力作用而搬运移走的侵蚀过程,也称水土流失作用 主要类型有:流水侵蚀、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 土壤侵蚀模数,即每年每平方公里土壤流失量 美国的土壤流失允许值是,耕地为 1250 吨/平方公里·年,牧场为 5

文档评论(0)

rabbit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