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红树林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
我国红树林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
1
摘要:红树林被称为“海底森林”,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宝库之一本文主要对我国红树林的现状、致危因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红树林;现状;致危原因;措施
引言
红树林被称为“海底森林”,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宝库之一。是一种自持的和可更新的生物资源,是生物海岸的一个基本组成类型。【1】张忠华;胡刚;粱士楚.我国红树林的分布现状、保护及生态系统.生态学报.2006,41(04).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多分布于泥滩上,其生长发育依赖于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红树林是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全世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 中国红树林共有37种,分属20科、25属( 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 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这类树种的皮,含有丰富的单宁素,当它曝露在空气中,就会变成红色,故生物学家赋予其“红树”的美称
【1】张忠华;胡刚;粱士楚.我国红树林的分布现状、保护及生态系统.生态学报.2006,41(04).
【2】张利茹.红树林的生存秘笈.生物学教学.2013,38(04).
一、我国红树林的现状
中国红树林湿地断续分布于东南沿海热带、亚热带海岸港湾、河口湾等受掩护水域。其宏观纬度分布主要受温度控制,包括气温、海水表层温度、霜冻频率等。寒流或暖流的存在影响气温、水温及红树植物繁殖体的传播而影响其分布。中国有20科37种,包括26种真红树、11种半红树,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沿海及香港和澳门地区,以及浙江省人工引进的红树林区,自然分布北界为27。27,,人工引种北界为28。25’N,分别位于福建省福鼎县、浙江省乐清县(具体见表1)。【3】李静;严方;程胜高.我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2007,26(01).
【3】李静;严方;程胜高.我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2007,26(01).
【4】陈史坚;钟晋粱.南海诸岛志略.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
表1.我国各省(区)红树林面积及主要分布【5】
【5】张忠华;胡刚;粱士楚.我国红树林的分布现状、保护及生态系统.生态学报.2006,41(04).
海南
4836
35
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陵水和崖县等地
广西
5654
14
合浦、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
广东
3813
18
福田、湛江、珠海、江门、汕头和阳江等地
福建
260
9
厦门、云霄、晋江、莆田等地
台湾
120
17
台北、新竹和高雄等地
香港
263
11
米埔等地
澳门
1
5
氹仔岛与路环岛之间的大桥西侧海滩等地
浙江
8
1
瑞安等地
一般认为,我国红树林面积在历史上曾达25万hm2,50年代(如1956年热带亚热带资源勘测或1956年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为4万hm2或4.2万hm2。【6】张乔民;隋淑珍.中国红树林湿地资源及其保护.自然资源学报.2001,16(01).由于20世纪70年代围海造田和80年代初围垦养殖,至1986年锐减为21283hm2;80年代末又遭围垦造陆破坏,至90年代初仅余15122 hm
【6】张乔民;隋淑珍.中国红树林湿地资源及其保护.自然资源学报.2001,16(01).
【7】彭逸生;周炎武;陈桂珠.红树林湿地恢复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08,28(02).
【8】黄桂林.中国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与发展.林业资源管理.1996(05).
以厦门为例,在1960年前后,厦门约有320hm2的天然红树林。由于许多港湾围海造田、围滩(塘)养殖、填滩造陆和码头与道路的建设,使得厦门的红树林面积迅速下降。到1979年,厦门的天然红树林面积下降为106.7hm2;到2000年,厦门天然红树林面积仅有32.6hm2【9】韩维栋;高秀梅;卢昌义等.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价值评
【9】韩维栋;高秀梅;卢昌义等.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生态学报.2009,19(01).
【10】林鹏;张宜辉;杨志伟.厦门海岸红树林的保护与生态恢复.厦门大学学报.2005,44.
表2.厦门市红树林变迁及分布情况【11】
【11】林鹏;张宜辉;杨志伟.厦门海岸红树林的保护与生态恢复.厦门大学学报.2005,44.
1960年前后
320
主要分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