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应对方式量表2300字-20题.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Joff等人指出,应对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 Martin 指出,应对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应激事件作用, 包括改变对应激事件的评估, 调节与事件有关 的躯体或情感反应。个体的应对方式与心身健康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临床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 容。 国外发展了不少应对方式的评估方法,如由 Folkman和Lararus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 (ways of coping questionnaire , WCQ)等应用较广和有代表性的方法。 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国外的量表并不完全适合于我国人群。 此外,虽然应对方式多种多样,但不同研究者提出的 应对方式都有某些共同特点, 即有的应对方式积极的成份较多, 如寻求支持,改变价值观念 体系,而有的则以消极的成分为主,如回避,发泄。因此,在国外应对方式量表基础上,根 据实际应用的需要,结合我国人群的特点编制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 (分量表)组成,包括20个条目。积 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重点反映了积极应对的特点,如“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和“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 13-20组成,重点反映了消 极应对的特点,如“通过吸烟喝酒来解除烦恼”和“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 问卷为自评量表,采用多级评分,在每一应对方式项目后,列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 时采用和经常采用 4种选择(相应的评分为0, 1,2, 3),由受试者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好一种作 答。结果为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和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 临床应用时还应进一步分析各条目 回答评分情况。 信度: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 0.89,a系数为0. 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a系数为0. 89;消极 应对分量表的。系数 0. 780 效度: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提取因子,并对因子模型作方差极大斜交旋转。因素分析结果 表明,应对方式项目确实可以分出“积极”和“消极”应对两个因子,与理论构想一致。人 群测试表明简易应对问卷反映出人群不同应对方式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积极应 对评分较高时,心理问题或症状分低 ;而消极应对评分高时,心理问题或症状评分也高。应 对方式评分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 应用此量表测查了城市不同年龄、性别、文化和职业的人群 846人,其中男性 514人, 女性332人,年龄范围从20岁至65岁,平均38岁。职业以工人(87人)、干部和技术员(374 人)及大学生(327人)为主,其他(60人)。文化程度从小学到大学,其中小学 44人,初中)2 人,高中和中专292人,大学398人。样本的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为 1.78,标准差为0. 52; 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为 1.59,标准差为0. 66。深人分析表明,不同年龄、性别、文化和职 业的人群的应对方式特点有显著差异,不同人群的应对方式特点需要进一步研究。 有必要指出,所谓积极和消极是相对的。并不是积极的应对方式就一定有积极的后果, 或者消极的应对方式就产生消极的后果,如“接受现实”和“自己安慰自己”被归为消极怨 憨,但其却有着缓解挫折打击的作用。 不同应对方式,在不同时间和情景,在不同的人身上, 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需要进一步深人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Joff P E. and Bast B. A., Coping and defense in relation to accommodation among a sample of blindman. J. Never. Ment. Dis. 1978: 166. 537 一 552 Neuferld R. W. T: . Adva nces in the in vestigati on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Pub. Willy Series on Health Psychology .9189. 217 一 218 Zeid ner M. and En dler NS. Ha ndbook of coping .John Wiley So ngs. Inc. 1996. 107 一 131 Parker G. et al. Coping behavior as predictors of the course of clinical depression. Arch. Gen.Psychiatry. 1986: 43: 561 一 565 杨德森主编犷行为医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26-29页 Nakano K. Coping strategies and Psychological sy

文档评论(0)

150****29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