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鲤科鱼类游泳能力综述
The Swimming Performance of Cyprinidae in China: a review
Wang Meng1, Luo Si1,2*
(1. Power 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Guiyang, Guizhou *****, P. R. China;
2.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Food Engineering,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 China)
Abstract: Swimming performance of more than 30 Cyprinidae in China from different subfamily were analyzed in the present study. Results found that there existed comparable variability in swimming performance of Cyprinidae. Specifically, Schizothoracinae, Barbinae, and several Gobioninae had better swimming performance, which was comparable to typical migratory fishes, with more than 100 cm/s of critical swimming speed. These results could hopefully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Cyprinidae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the design of fish passage facilities.
Key words: Cyprinidae; critical swimming speed; fish passage facilities
1 前言
我国鲤科鱼类资源极其丰富,在全部132属532种鲤科鱼类中,特有属有47个,特有种384个,特有种约占总数的74%。丰富的鲤科鱼类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捕捞和养殖对象,是我国淡水渔业经济的重要支撑。然而,根据最新公布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在被列为灭绝、极危、濒危、易危物种的299种鱼类中,鲤科鱼类多达181种,占比高达60.54%,其中特有种占89.50%。显然,中国鲤科鱼类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水利水电开发被认为是中国鱼类资源衰退及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修建过鱼设施作为是减缓大坝阻隔作用最为有效的工程措施之一。然而,我国的过鱼对象多为不具典型洄游习性的鲤科鱼类,这使得我国过鱼设施建设一直饱受争议。鱼类游泳能力作为过鱼设施设计中最为重要的設计依据,直接决定了过鱼效果。尽管过去20年里开展了大量的鱼类游泳能力测试研究,但鲤科鱼类的游泳能力究竟如何一直缺乏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丛亚科层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中国鲤科鱼类的游泳能力。研究结果可为中国鲤科鱼类保护及过鱼设施设计提供科学指导。
2 我国鲤科鱼类的游泳能力
临界游泳速度(critical swimming speed,Ucrit),即鱼类最大的耐久游泳速度,是衡量鱼类最大可持续有氧运动能力的指标。临界游泳速度的测定方法最先由Brett提出,该方法仍然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评价鱼类有氧游速能力的方法。在过鱼设施设计中,鱼道鱼孔处流速常以鱼类临界游泳速度为重要参考。
由表1可知,中国鲤科鱼类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Ucrit)分布范围在22.8~144 cm/s,其相对临界游泳速度(U’crit)分布范围在2.54~15.65 BL/s。鲤科鱼类的临界游泳速度与测试水温以及体长呈正相关。整体而言,我国多数鲤科鱼类的Ucrit小于100 cm/s,但裂腹鱼亚科、鲃亚科以及部分鮈亚科鱼类的Ucrit较大。相比之下,鱊亚科、鳅鮀亚科、鮈亚科以及鱼丹亚科(如唐鱼)等鱼类Ucrit较小,而栖息于河流上游河段、适应流水环境的鱼类Ucrit较大,可达100 cm/s以上,如裂腹鱼类。
鲤科不同亚科鱼类之间个体大小、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以及栖息环境是其游泳能力差异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尽管多数我国鲤科鱼类不具典型性洄游习性,但多数鲃亚科、裂腹鱼亚科、野鲮亚科以及部分鮈亚科鱼类具有与鲑鳟科鱼类相当的游泳能力。从鲤科鱼类克流能力的角度而言,我国近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