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上海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一) 全面精讲文言虚词、分类常用文言文词、断句、考情梳理+答题模板.docVIP

2021届上海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一) 全面精讲文言虚词、分类常用文言文词、断句、考情梳理+答题模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年高三语文·二模冲刺 第11讲 文言文专题(一) 课前测试 一、诗歌鉴赏 和徐都曹① [南朝齐]谢眺 宛洛②佳遨游,春色满皇州。结轸③青郊路,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桃李成蹊径,桑榆萌道周。 东都已俶载④,言归望绿畴。 【注】①徐都曹:徐勉。都曹,官名。②宛洛:南阳和洛阳,这里指建康。皇州:帝都,指建康。③结轸:停车。④俶载:指农事伊始。 12.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1分) A.《乐府诗选》 B.《古诗菁华》 C.《诗余选集》 D.《律诗集粹》 13.下列关于本作品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叙述与写景结 B.寓情于景物之中 C.用典而不失自然 D.铺陈和比喻兼用 14.你认为本作品哪一联写景写得最好?请赏析其妙处所在。(5分) 12.B(1分)13.D(2分) 14.(5分)答案示例:我觉得“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一联写得最好。这一联写日光遍布江上,青草沐浴着阳光,在微风中摆动。其中“动”“浮”二字,捕捉精准,感受细腻,化虚为实,最有表现力。阳光本是最难以捉摸的,作者却能抓住阳光落于江上、波光粼粼的画面,写出日光仿佛在江上跳跃的效果。日光又落在草叶上,风吹草动,仿佛风也有了光,浮动在草际。这一联描绘的画面清新灵动,明丽旖旎,我们读诗时也能感受到作者赏景的喜悦,很有感染力。 评分说明:选诗句和对诗句的赏析分别评分。 文言文阅读(一)·人物传记 上海市高考语文文言文一常规考题: 1:实词 填空:1:记忆300实词和历年高考真题(近十年) 2:使动,意动,被动 3:通假字 选择题:一定要将词语放到句子中去理解,往往是意译。 2:断句 一般情况是给几分断几句,断完句之后一定要仔细看看能不能翻译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断句其实考的是翻译。 3:翻译 字字落实,翻译出来的句子一定是个语句通顺的句子。(一定要注意卷面,先在草稿纸上写好改好之后再誊写到答题卡上。) 4:解答题: A:人物形象: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事例概括+四字短语 B:分析原因:回到文中去看到相应段落然后总结概括,注意给分,3分4分两个得分点,2分往往只有一个得分点。 C:段落作用: 结构+内容。一定要注意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所写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这个点。 D:评析: 评+析:和散文中的评析类似,有两块内容。 一、常用文言词归类整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13)太史:记史,管文书。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

文档评论(0)

一脚踏进桃花坞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