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基础的初中物理教学探究论文
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基础的初中物理教学探究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对于教授者来说,寓教于乐是一种必要的技能。在物理教学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授和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初中生处于重要的学习阶段,对于物理学知识也大多停留在被动记忆的状态,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喜欢较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形式,因而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抓住课堂契机,诱导学生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认真教材,你会发现,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只要我们善于转变方法,灵活引导,就会把原本枯燥的知识转为有趣的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的良好的契机,诱导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惯性概念后,教师可以结合惯性特点做这样一个小实验,拿一只笔套竖立在讲台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笔套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或碰到笔套?
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打击纸条,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即使兴趣因诱导而生,更使学生在终课堂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又如,在学习蒸发前,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过一会儿,水就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此实验能很好地诱导学生探究汽化的兴趣。
二、结合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很多物理想象都可以在生活工作中找到原理。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教物理,联系物理感悟生活。如果能够在物理教学中结合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学生们的听课效率和求知欲都会大大提升。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听长辈说一些源自于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语言,如“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种说法是出于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在物理课堂中引入这种日常生活经验,会比直接讲授物理学知识要好得多。
但这些表述是否准确,学生们总会产生疑问,也会因此多多注意对于水沸腾现象等的观察。此类似的生活现象还包括灯泡的使用?D?D灯泡中的钨丝使用久了会变成黑色的,铁钉与浮力?D?D一颗铁钉放到大海中会下沉,但是被钉进船中就不会沉下去了,这些现象都会引起学生的惊奇和疑惑,也就非常自然地将其引入新的物理课程中。惊奇和疑惑在思维中的作用被百科全书式人物亚里士多德阐述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产生于这些日常经验的兴趣,直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改善学习的效果。
三、引导科学探究,激活学生热情
物理知识都是科学家们在无数次的实验探究之后得出的,所以教学中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进行学习,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对于他们学好物理知识与技能,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都有很大的帮助。自然科学的发展史就是无数科学家不断向传统提出挑战、创新求真的历史,发展的每个初始阶段都存在着大量新奇、美妙、超常的猜想,每个科学结论的背后都有大量动人的关于猜想的故事。
如果不是提出了磁能生电的猜想,法拉第又怎能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如果不是众多科学家在燃烧现象的研究中关于“燃素”的猜想,拉瓦锡怎能揭开空气成分的神秘面纱。猜想造就了大批科学家,猜想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最具创新色彩的重要环节。猜想能激活思维灵感,猜想能培养对传统知识的挑战、对未知领域开拓的勇气,猜想能激活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兴趣。
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同时问题也是贯穿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恰当而合理地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困惑,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欧姆定律”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先让学生复习判断电流大小的方法,在与已有知识相联系的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在电路中如何调控电流大小?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会使学生处于不能解答但又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强烈求知状态,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教学“物质密度”这一内容时,提出两组问题:第一组,如何分辨水和酒精?第二组如何分辨水和盐水?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气味可以容易地分辨出水和酒精,但是对于第二组水和盐水,则很难分辨出来。这样学生便产生了疑问,提出了种种分辨的方案,此时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与交流,方案纷纷被否决,此时老师顺势导入通过物质密度的学习,这个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药物性慢性肝衰竭个案护理.pptx VIP
- 局部解剖第六章脊柱区课件.pptx VIP
- 冀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2MyCountryandEnglish_speakingCountriesLesson4TheU.K.课件 .ppt VIP
- agv技术协议合同.docx VIP
- HCIP H13-527 v5.0云计算认证考试新版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9英RJ月考】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docx VIP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专业ppt.pptx VIP
- 一种确定汽轮机排汽焓的方法.pdf VIP
- 湖北省武汉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规程》JGJ@T211-2010(高清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