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对艾滋病心理问题的认识论文
艾滋病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机体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障碍的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疫情不断加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由于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被社会谴责的行为,疾病的传染性,加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艾滋病患者不仅遭受了生理上的痛苦,在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负担。虽然古代文献没有艾滋病的记载,但是历代医家注重心神,在心神调摄、防治心理疾患方面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因此,从中医角度对艾滋病伴发心理问题认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1病因
《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提出:“气本一也,因所触而为九。所谓九者,怒、喜、悲、恐、寒、暑、惊、思、劳也。”人的情志是感受外界事物而产生的精神活动。患者被确证HIV阳性是一个心理大事件,对于其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有:
1.1疾病
艾滋病的三大传染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由于国家干预,因有偿献血而传染艾滋病已经大幅度减少。同性恋者、性乱者、静脉药瘾者、有偿献血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这些行为是遭受社会歧视的原因,也让艾滋病患者内心感到羞愧,难以启齿[1]。当患者存在各种艾滋病高危因素,怀疑自己可能患上艾滋病时,就会开始焦躁、恐惧、不安[2]。确诊后,便会不知所措。患者感染HIV疫疠之邪后,在急性感染期,类似于温热外感的表现,一般症状如同感冒,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潜伏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是正气暗耗,贼邪渐盛;一旦进入艾滋病期,各种机会性感染相继出现,直到死亡。疾病本身的各种症状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带状疱疹、鹅口疮导致吞咽困难。另外,当HIV或巨细胞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后,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精神症状,比如痴呆[3]。药物不良反应也会降低患者的信心。
1.2社会的歧视
由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特殊,社会对艾滋病患者不能给予足够的理解,认为艾滋病患者是罪有应得。另外,艾滋病传染性强,社会对于艾滋病缺乏全面了解,对艾滋病充满了恐惧,不敢与艾滋病患者进行正常的接触。这些使得艾滋病患者感觉自己被社会抛弃,产生孤独的心理,甚至还有报复社会的心理[4]。
1.3经济
《素问疏五过论》提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很难承受艾滋病治疗所产生的巨额医疗费用,虽然现在国家对艾滋病患者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能够极大缓解艾滋病家庭的经济负担,然而国家免费药物的疗效是有限的,并不能完全解决患者的痛苦[5]。况且艾滋病患者的工作能力也会不同程度下降,不能有可靠的经济来源。由于经济的原因,大部分艾滋病患者对未来就没有足够的希望。
2心理特点
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七情证》中指出:“怒为呕血飨泄,煎厥薄厥,胸满胁痛,食则气逆而不下,为喘渴烦心,为消脾肥气,目暴盲,耳暴闭,筋缓,怒伤肝,为气逆,悲治怒……悲为阴缩筋挛,肌痹脉凄,男为数浚,女为血崩,酸鼻辛輊,泣则臂麻,悲伤肺,为气消,喜治悲;思为不眠,好卧昏瞀,三焦痞塞,咽喉不利,呕苦筋屡,白淫,不嗜饮食,思伤脾,为气结,怒治思,恐伤肾,为气不行,思治恐。”《儒门事亲》言:“惊气所致,为潮涎,为目袅,为口畦,为痴痫,为不省人,为僵仆,久则为痛痹……思气所致,为不眠,为嗜卧,为昏瞀,为中痞。”各医家提出不同情志所伤及的脏腑、对气机的影响、临床表现等。艾滋病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有:
2.1焦虑忧愁
当患者刚被确证感染HIV时,就以为这意味着死亡,是情绪波动最大的阶段[6]。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强烈的恐惧,担心害怕失去现在的一切,包括自己生命、家庭、工作。焦虑忧愁的情绪占据了整个内心,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国外研究表明,20%~30%的HIV/AIDS患者符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或焦虑症[7]。
2.2否认
部分患者不愿承认自己感染HIV的事实,怀疑医院的检查结果,到不同的医院反复检测。还有患者拒绝抗病毒治疗,贻误病情[8]。
2.3悲观绝望
由于对艾滋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艾滋病无药可愈,害怕死亡,产生了悲观绝望、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等情绪,甚至有自杀倾向。研究显示,中国偏远地区艾滋病患者在过去1年里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分别高达34.1%和8%[9]。
2.4怨恨报复
少数艾滋病患者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自己患上不治之症都是他人之过,欲报复社会,让别人也染病。
2.5孤独压抑
大部分身边的人不能接受艾滋病患者染病的原因,尤其是通过性接触、吸毒等,同时也害怕自己也被传染,对患者逐渐疏远、孤立。患者缺少交流宣泄的机会[10]。罪恶感和忏悔有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