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提分复习:文学作品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 刷题练习题汇编(部编版,含答案).docVIP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提分复习:文学作品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 刷题练习题汇编(部编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52 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提分复习:文学作品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 刷题练习题汇编 文学作品阅读 刷题练习题汇编 考点1 内容理解与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17分) 散文 主题:挚爱亲情、文化传承 选材理由:本文围绕“吃巧果”这一七夕习俗展开叙述,学生在阅读时,可在传统节日中,感受人间真情,体味童真,并随着作者的回忆,思索传统习俗渐渐远去的现状。 阅读用时建议: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总用时不多于3分钟。 巧 果 胡容尔 从前,在胶东农村,到了七月初七,巧果就会出现在外婆的食单中。 论长相,巧果跟过年的卡花饽饽有几分相似,都是带着各种图案和花纹的面食,属于近亲。不同的是,巧果身量稍小,我们又称它为“小果”,是烙熟的,外表酥黄,内里白嫩。而卡花饽饽身量较大,是蒸熟的,表里如一,通体白瓷一般。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牛郎织女的传说早就听说过,但我们的心思放在天上的时候不多,仙人离我们太远,像缥缈的歌声一样,可闻而不可见。至于两人相见的鹊桥,我们亦看不真切,只搭建在想象中。年幼的我们是现实主义者,更愿意把心思放在地上,放在灶台间。看得见摸得着的巧果,好看又好吃,它对我们的吸引力,远胜过节日本身。 我的外婆是个讲究人。春夏秋冬,但凡节日,不论高矮胖瘦,都在她的心里装着,排着队,一个都不少。她说,过日子嘛,该论的规矩得论。她信任那些由来已久的陈规。在她看来,节日就是一个个驿站,让人歇歇脚,补充一下能量供给。她需要给家中的日子打气,增加新气象。 巧果和面,得比馒头硬实许多,用手戳不透。外婆取出一个大瓷碗,把干面起子用温水溶化,和入面粉中,再按比例加入猪油、牛奶、鸡蛋、白糖,把它们混合在一个白瓷盆里,揉好。待其醒发膨胀后,移到面案上。 接下来的守面,见不得风,风会将面吹干吹皱。因而,家中门窗得关上,避风。守面,就是揉面。将发好的一坨面放到面板上,不停地揉搓,还得时不时地戗点干面粉进去,一为避免粘板,二为加强面团硬度,相当费力气。那时,年幼的我比锅台高不了多少,揉一会儿就腰酸背痛手抽筋。外婆笑着说,你还没长成,劲头还没练出来呢。是啊,常年劳作的外婆总有用不完的劲儿,她的双手团结协作,劲往一处使,很快就将面团揉得光滑白润,全身密布透明的小泡,不时发出“扑哧”的声响。这个时候,她终于松口气,抬起头说,行了。 最让我激动的时刻到了,外婆取出一堆巧果卡子(卡子大部分是木制的模具),把面团均匀地塞进卡子里,平整密实地压紧后,倒扣过来,用力地朝面板上一磕,一个个鱼虫鸟兽、莲子花果、福禄寿喜等巧果生坯,就出现在面前,活灵活现,甚是可爱。 风箱响起,热锅中的巧果被一双拿着筷子的手呵护着,不停地翻着跟头。灶膛的火苗不大不小,舔着锅底。烙制过程中,须全神贯注,稍有懈怠,局部过热,就会影响巧果的颜值,就不俊俏了。不一会儿,面香飘满整个屋子,从门窗的缝隙里溢出。如花似玉的小果出锅了。不等凉透,就被我迫不及待地抓起,在左右手中来回掂着,嘴也不闲着,帮着吹气降温,好尽快享受美食。 好吃而精美的巧果,还要发挥一下观赏的功能。我央求外婆用针线把巧果穿成一串,首尾相连,打成活结,挂在墙上,就像颗粒饱满的珍珠项链。想吃的时候,解开活结,取下一个来,咬一口,干硬的面屑,冰渣子似的崩落,味同嚼蜡,已失去了初始香喷喷的口感。但为了欣赏巧果的美,我可以忍耐,并将它们美丽的身体标本保存到最久的期限,而后等待着下一个七夕的到来。 就这样,在对一个又一个七夕的期盼中,我拔节生长,童年慢慢远去。我的巧果,也渐渐远去了。自从外婆离世后,再也没有人为我做过巧果。旧时挂在墙上的那些干透、开裂的巧果,依然存在于我的脑海中,让我可望而不可即。 我不知,现在的乡村是否还保留着巧果的一席之地。随着老一辈人的离去,许多美好的习俗似乎已没多少人重视。但愿它们不会从现实中消失,成为历史的记忆。 (选自《光明日报》,2020.8.21) 1. 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外婆制作巧果的过程。(4分) 在大瓷碗中加入佐料,待面醒发膨胀,移至案板→eq \x((1)    )→eq \x((2)    )→放入热锅,全神贯注进行烙制 2. 文章语言生动,值得人细细回味。请你按要求品析下面的语句。(6分) (1)在她看来,节日就是一个个驿站,让人歇歇脚,补充一下能量供给。(从修辞角度赏析) (2)灶膛的火苗不大不小,舔着锅底。(这句话中,“舔”字用得极妙,其好在哪里?) 3. “自从外婆离世后,再也没有人为我做过巧果。”句中哪个词需要重读?该词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3分) 4. 读完本文,小杭脑海中浮现了“挚爱亲情”“传统习俗”“童真”几个词语,请你任选一个,试分析该词在文中如何体现。(4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