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年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一模语文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8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题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匹马戍梁州。(《诉衷情》)
3.月上柳梢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查子?元夕》)
4.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解析: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注意易错字的写法:觅、侯、翁,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答案:1.小桥流水人家 2.当年万里觅封侯 3.人约黄昏后 4.百废具兴 5.醉翁之意不在酒
(二)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4.“绝”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仔细阅读诗歌,读懂内容,根据语境,抓住“相思”一词即可理解“绝”的意思。
答案:断绝,断
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送别,心难舍”体现送别时心中难舍。
B.“一点相思”特别强调相思之情并不多。
C.“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暗含离别之味。
D.这首小令似游子口吻描写离别相思之情。
解析:仔细阅读各项语句表达的内容,从文字的含义或表达的内容两方面来判断正误,采用反选排除法,A错,文中“自”是“自从”的意思,所以所写情景不在“送别时”;B错“一点”并不是实指“少”,而是形容作者在心中对相思之情的感受异常的清晰;D错,本文是“曲”,“小令”是词中的概念。
答案:C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8.《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人名)。(2分)
解析:本文为所学课文,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填答即可,注意“枚”字不要写成“梅”。
答案:清 袁枚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解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与”“形”“诸”,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答案: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表述了“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的观点。
B.作者感叹“可惜”是因为在那段少时岁月,借书读反而促使自己认真读书。
C.“若不相类”体现了“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确是不一样的。
D.“固”解释为“本来”,表明“幸”与“不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解析:仔细阅读各项语句表述的内容,根据所学所记理解本文,比较相关信息,判断正误。C错,根据此句前句内容可判断,作者所说的“若不相类”,是指黄生遇到作者愿意借书与作者当初遇到张氏不愿借书两种情形不一样。
答案:C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不见长安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①洛下:洛阳,西晋京都所在地,当时被匈奴占领。②东渡意:晋王朝东迁的原委。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更重问之( ) (2)异昨日之言( )
解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文言文中大多一字一义解释时可以单字扩充为双字来解释,如本题中“异”为“不同”,要根据语境仔细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