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系家乡情,锋展凌云志.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笔系家乡情,锋展凌云志 河南息县,历史悠久,被誉为“天下第一县”。如今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正活跃着一批中青年书法家,王建军就是土生土长在这里的其中一位。他不仅为人低调,长期默默耕耘在自己钟情的书法艺术天地之中,而且是一位带领息县书法界同人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县书法家协会主席。 我与王建军相识多年,了解他是一个很有思想和个性的人。首先,他的创作是非常纯正的中国书法;其次,近年来,他的作品不断入选各级展览,彰显了他的创作实力和发展潜能。他的作品已连续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楷书展、全国首届“铁人杯”书法作品展、全国首届“沈延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等专题展中入展十多次,并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首届“陶渊明奖”书法作品展最高奖等,这在当地的中青年书法家中,显示出了不同寻常的特点。 王建军从小就喜欢书法。尽管最初并没有拜师学艺,只是凭着一种执着自学前行,但一路坎坷的学习经历,也成就了他的耐性与韧性,使他硬是靠着自己的体悟,不断弥补着学书方面的缺失。 不可否认,息县作为河南省东南部的粮食百强县,同时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书法学习,自然有着它特殊的利弊。 首先,没有喧嚣热闹的生活,无形中给王建军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从而使他能够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中国传统书法的技法和理论,并苦心体会笔墨之道;其次,学术空气的稀薄,无疑又给他艺术生命的成长,造成了直接的困难。 俗话说,艰苦磨炼意志,环境造就人生。为寻找继续发展的途径,破解困惑,2021年他毅然决定走出家乡,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结缘。也正是拜识了同为河南籍的该中心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王学岭,才使他纠正了多年来的错误临帖方法。 从此,如鱼得水的他又于2021年再次参加了王学岭先生的高研班学习。在书坛,王学岭先生不仅诸体皆擅,而且其在楷书、行书的创作方面,在研究、教学、活动策划与组织方面,均成果丰硕,尤其是他深厚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一直得到同行的赞赏。 榜样的无穷力量,使王建军对书法艺术的认识逐渐加深。眼界开阔的他,学书之路从此渐入正轨。 诸体中,楷书所具有的实用性强、普及程度广和被大众接受程度高的特点,让王建军早就坚定了要深入学习并在此方面有所建树的决心。 王建军先由唐楷入手,并转入姿态多变、方整俊朗的魏碑楷书,继而回头走向工整严谨、圆润温秀的隋楷和唐初楷书的研习。因为他深知:唐楷法度森严,习书者基础不牢,就成不了书法家,甚至沦为匠人。 然而,书法艺术的学习不仅要讲究方法,还必须有一定的积累。因此,我认为王建军在楷书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关键,以下两个主要阶段颇为重要。 其一,初学阶段。王建军研习了柳公权的《神策军碑》。在他看来,《神策军碑》笔法严谨,结构规整对初学者非常有益,它可以训练楷书的起笔、运笔、收笔、转折方法等,从而完成楷书笔法、间架结构的训练。 不仅如此,为训练笔力的厚重和掌握谋篇布局的章法,王建军还以颜真卿的代表作《勤礼碑》为范本进行了学习。 对此,他曾总结,初学临帖阶段,一定要严格按照孙过庭《书谱》所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切不可以临不像为意临而自欺欺人,只有抓住了字形,才能完成第一阶段的积累。 其二,提升、完善阶段。为丰富笔法技巧,把静的楷书写得灵动起来、活起来。王建军先后对行书怀仁《集王圣教序》、宋四家之米芾《苕溪帖》以及米芾的尺牍等,尤其是对孙过庭《书谱》进行勤习的同时,兼学“二王”和明代王铎的行草书。 然而,中國书法史早已证明,历来书法家只有具备了丰富传统文化的修养,才能在书法艺术上达到一定的高度。 长期以来,王建军在研习书法的同时,除大量阅读唐诗宋词和宗白华等美学名家的论著,关注《中国书画报》《书法》等专业报刊的理论文章和业界动态外,还从河南豫剧和写意花鸟画中汲取营养,使之所书慢慢地进入一种势韵兼佳、文质相济的艺术境界。 如此,当王建军的书法技艺和审美眼界有了较大提高时,他也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他的小楷逐渐展露出用笔的精熟稳健,形成了清秀妍美、古雅温润的艺术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传统的全面认识,不断成就了其对行、草书创作的完善和成熟。虽然他书写的其他书体是为丰富其楷书的内涵,但也有其明显的个性特征和创新意识。 作为息县书法创作的领军人物,王建军觉得,仅仅自己学习还不够,还应让同好有机会学习,才能提高整体水平。但是,协会没有经费。于是,他先后组织协会人员自费到平顶山、绍兴参观“兰亭奖”展览,去上海观摩第十届全国书法展,赴武汉赏析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使大家通过这些国展,在作品内容和形式上有了全面了解,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 此外,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