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高级实验笔试案例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力资源高级实验》 案例分析(一) NLC化学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国企业,主要以研制、生产、销售医药、农药为主,耐顿公司是 NLC化学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医疗药品,随着生产业务的扩大,为了 对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开发, 2000 年初始,分公司总经理把生产部门 的经理――于欣和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建华叫到办公室, 商量在生产部门设立一个处理人 事事务的职位, 工作主要是生产部与人力资源部的协调工作。 最后, 总经理说希望通过外部 招聘的方式寻找人才。 在走出总经理的办公室后, 人力资源部经理建华开始一系列工作, 在招聘渠道的选择上, 人 力资源部经理口建华设计两个方案: 在本行业专业媒体中做专业人员招聘, 费用为 3500 元, 好处是:对口的人才比例会高些,招聘成本低;不利条件:企业宣传力度小。另一个方案为 在大众媒体上做招聘,费用为 8500 元;好处是:企业影响力度很大;不利条件:非专业人 才的比例很高,前期筛选工作量大,招聘成本高;初步选用第一种方案。 总经理看过招聘计划后, 认为公司在大陆地区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不应放过任何一个宣传企业 的机会,于是选择了第二种方案。 其招聘广告刊登的内容如下: 您的就业机会在 NLC化学有限公司下属的耐顿公司 1 个职位:对于希望发展迅速的新行业的生产部人力资源主管 主管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两部门协调性工作 抓住机会!充满信心! 请把简历寄到:耐顿公司 人力资源部 收 在一周内的时间里,人力资源部收到了 800 多封简历。建华和人力资源部的人员在 800 份 简历中筛出 70 封有效简历, 经筛选后, 留下 5 人。于是他来到生产部门经理于欣的办公室, 将此 5 人的交给简历了于欣, 并让于欣直接约见面试。 部门经理于欣经过筛选后认为可从两 人中做选择――李楚和王智勇。他们将所了解的两人资料对比如下: 姓名 / 性别 / 学历 / 年龄 / 工作时间 / 以前的工作表现 / 结果 李楚,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 32 ,有 8 年一般人事管理及生产经验,在此之前的两份工 作均有良好的表现,可录用 王智勇,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 32 ,7 年人事管理和生产经验,以前曾在两个单位工作 过,第一位主管评价很好,没有第二为主管的评价资料,可录用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李楚和王智勇的基本资料相当。但值得注意的是:王智勇在招聘 过程中,没有上一个公司主管的评价。公司通知俩人,一周后等待通知,在此期间,李楚在 静待佳音; 而王智勇打过几次电话给人力资源部经理口建华, 第一次表示感谢, 第二次表示 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 在生产部门经理于欣在反复考虑后, 来到人力资源部经理室, 与建华商谈何人可录用, 建 华说: 两位候选人看来似乎都不错, 你认为哪一位更合适呢? 于欣: 两位候选人的资格审 查都合格了, 唯一存在的问题是王智勇的第二家公司主管给的资料太少, 但是虽然如此, 我 也看不出他有何不好的背景,你的意见呢? 建华说: 很好,于经理,显然你我对王智勇的面谈表现都有很好的印象,人嘛,有点圆 滑,但我想我会很容易与他共事,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于欣: 既然他将与你共事,当然由你做出最后的决定。 。于是,最后决定录用王智勇。 王智勇来到公司工作了六个月, 在工作期间, 经观察: 发现王智勇的工作不如期望得好, 指定的工作他经常不能按时完成, 有时甚至表现出不胜任其工作的行为, 所以引起了管理

文档评论(0)

151****7744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杭州余杭浦振装饰工程队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30110MA2KEBRJ2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