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全真预测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VIP

2020-2021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全真预测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籍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2020-2021学年五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卷 学籍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 2020-2021学年五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卷 注意事项 :1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填写学籍号、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在条形码区域贴好条形码。 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条形码区域 条形码区域 一、选择题 (8分) 1.下列各项中,字词拼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喉咙(hóu lóng) 驻扎 B.矛盾(dūn) 飞禽走兽 C.酬(chóu)谢 记念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与“众星拱月”中的“拱”字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 A.拱式门楼 B.拱肩缩背 C.四山环拱 D.拱手相送 3.下面四组词语中,接词语的感情分类不恰当的一组是( )。 A.太平盛世 国泰民安 安居乐业 B.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生灵涂炭 C.清晨 孤独 黄昏 深夜 4.与下面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B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C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D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ì yí ài mù gāo bǐng xùn qī lǎn duò ( ) ( ) ( )( )( ) diǎn lǐ dǎn qiè jù jué shì ruò hū xiào ( ) ( ) ( )( )( ) 三、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2.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改为间接说) 3.仿写句子。 (1)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构成了 。 (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往往 。 4.我们不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了强大的秦国。(改为反问句) 四、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6分) 1.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4千米每小时。( ) 2.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 )( ) 3.乘坐喷气式飞机去旅行,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 ) 五、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13分) 1.《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为当时中国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地所作的一组诗,除《澳门》、《香港》,还有《 》、《 》、《 》、《 》、《 》。 2.七夕今宵看碧霄, 。 3.我们学过的民间故事有《猎人海力布》、《 》、《 》、《 》。 4.不饱食以终日, 。 5. ,从来急, ,光阴迫。 ,只争朝夕。 六、阅读理解(25分) (一)阅读短文《筷子中的文化》,再按要求完成练习。(10分) 筷子中的文化 朱启新 古人称筷子为“箸(zhù)”,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 人们才逐渐称“箸”为筷子。据一些书籍记载,明代吴中地区民间行船时忌说“住”,人们认为“住”就是慢,因为“箸”和“住”发音相同,所以改称“箸”为“快儿”,意为让船快行。因箸为竹木所制,后人便在“快”上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②中国人用筷子的历史,已有几千年。早在商代,纣王就已用象(牙)箸了。 ③筷子的形状,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呈圆柱形,长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一双铜筷,残长20.3厘米,宽0.4厘米。到了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 长24厘米,两头粗细已很容易分清了。古代的筷子,形体有方有圆,比我们现在用的筷子要细。古人用筷子夹羹汤内的菜,食物不多,分量也不重,不像现在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 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rld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