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一等奖教学设计】.docVIP

《诗经》两首【一等奖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 《诗经》两首 第一课时关雎 【学习目标】 ?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重点) 3?了解诗中运用的赋、比、兴和反复等写作手法。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 《诗经》是一颗璀璨夺 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 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 据说东汉大学问者郑玄家 的婢女也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来学习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 《关雎》。 二、 预习展示 1 .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篇,也 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称“国风”,指十 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颂”:是宗庙 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诗经》三种表现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兴”字的本义是“起”。简单地说是指 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环往 复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叠词来状物、拟声、摹貌。 荇(x ing) 荇(x ing) 芼(m co) 参差(c an c i) 寤寐(w um可 雎(j ? 鸠(ji ? 好逑(h do qi? 窈窕(y do ti do) ?重点语句翻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翻译: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翻译: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翻译:姑娘美丽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近她。 三、合作探究 理解主要内容 ?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明确:这首诗很短很完整,写主人公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 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 ?既然大家都认为这首诗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 明确:首章四句写一个年轻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 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一位所爱的人呢!他向往着那位美 丽贤淑的好姑娘,希望她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分析写作手法 《关雎》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⑴非常生动地运用 “兴”的手法,比兴手法的运用,为中国诗歌树立了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的艺术法则,诗歌以河中沙洲上相互和鸣的水鸟开头,是《诗经》 “比兴”手法中 “兴”的表现方法,再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兴”的表现方法,只是一种自由联想, 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因而不同于后世诗歌的景物描写,但是河水沙洲上的和谐的鸟鸣,仍可 以引起读者的遐想,把人带到一片平旷辽远的境地之中,诗因此也显得分外质朴自然。 重章迭唱的形式营造出了一种喜庆的气氛。 语言富于表现力,运用双声叠韵。“窈窕淑女”“辗转反侧”等语句,善用双声叠韵, 既富于表现力,又朗朗上口,至今活跃在人们的语言中。 四、 板书设计 关? iff? 雎嗽 求之 芹菜『 |友之 I乐之 表达了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五、 教学反思 本诗是《诗经》的首篇,运用比兴和反复咏叹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给人留下广阔的想 象空间。因此,在引导学生了解《诗经》、识记重点词句之后,我还重点讲解了比兴和反复咏 叹的手法,做到了讲解全面,重点突出。 不足之处:本诗注重音韵和谐,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诵读欣赏既要诵读更要欣赏,学 生应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得到美的享受,在诵读中形成良好的欣赏品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但是,由于只有一个课时的时间,我没有给学生朗读的机会和时间,这对于学生更好更快地 了解课文不利,以后一定会注意这一块。 第二课时 兼葭 【学习目标】 1 ?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 (重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重点) 3?感知“伊人”的形象,解读文章的主题。(重点) 4?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课中依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 播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 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 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身影。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兼葭》 ,吟 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二、 预习展示 1 .走

文档评论(0)

139****81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