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论文:浅析龙城画派的艺术特点.docVIP

艺术理论论文:浅析龙城画派的艺术特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理论论文 浅析龙城画派的艺术特点   1 龙城画派形成   龙城为萧县之古称,是萧县的“首府”城镇。萧县地处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古为萧国,春秋附庸于宋,秦置萧县,由此而得名。萧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素有“文献之邦”“文化大县”的美誉。这里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花甲寺古遗址,有因刘邦藏身避祸而得名的皇藏峪,山峦叠翠,霞蔚云蒸,千年古刹――瑞云寺掩映在群山林海之中,宛如镶嵌在千里平原上的一颗明珠。有“瀑布山腰老树前,僧寮一簇锁寒烟。不经陆羽煎茶过,谁定江南第几泉?”的圣泉,有苏东坡知徐州时写下《祈雪雾猪泉文》的雾猪泉,有记录宋太祖赵匡胤落难经历的拔枣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萧县独特的书画艺术,从清代到当代,二百多年过去了,萧县画家为中国艺术史书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2 龙城画派的传承与发展   萧县艺术发展史可谓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的孕育发生到汉唐的发展,再到宋元明清成熟直至20世纪以后的全面昌盛,传承有序,脉络清晰。萧县华家寺出土的骨器、玉器和陶器上的纹饰可以看做是萧县地区最早的艺术萌芽,发展到汉代,数量丰富,雕刻精美形象生动的画像石的发现,标志着萧县艺术的一个高峰,为此后萧县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萧县人刘裕虽是武将出身,却不废诗词歌赋,书法造诣极高,其子侄及孙辈中艺术人才辈出。之后萧县地区的各种艺术创作一直延续传承,到明清时期,迎来其艺术的又一高峰。明代萧县人王国辅善画兔,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在其影响下,萧县地区画家辈出。清代乾嘉年间的吴作樟与郑板桥多有交集,书画艺术受到乾隆皇帝赏识。与吴作樟同时的张太平以及稍后的刘青笠、刘云巢,同治年间的侯子安、清末宝池和尚、路南荫等画家也都画名远播,声震徐淮,自此龙城画派得以确立。20世纪以后,龙城画派的画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其影响力也从徐淮扩展到全国乃至世界。王子云从萧县出发游学四海,最终成长为中国美术史论专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并提携后辈王青芳、刘开渠,使其走上艺术之路;王子云之后萧县走出了王启民、欧阳南荪、刘惠民、刘梦笔、朱德群、卓然、萧龙士、郑正、薛志耘、郭公达等一大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秉持“重传统、重笔墨、重师承”的艺术理念,不断开拓大胆创新,为中国美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3 龙城画派艺术特点   3.1 兼容书画的写意精神   中国画的发展一直与书法紧密相关,自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作出“故工画者多善书”的陈述以后,不断得到继承响应,至元代赵孟?更加坚定,主张绘画应该“以书入画”,并在一幅画中写下“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的题画诗,认为书画创作方法有相同之处。元以后,随着文人画的大发展,“书画同法”之说被越来越多的画家所认可,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的见地已是金科玉律,遂致写意画大发展。萧县地区自古便有深厚书画传统,相传南朝武帝刘裕、文帝刘义隆皆善书,上行下效,刘宋以来历代有书画才俊问世。龙城画派发端于明末,至清代中后期发展壮大,正是明清“以书入画”的水墨写意画大发展的黄金时期,“重传统、重笔墨、重师承”的龙城画派的画家自然不出其外。曾寓居萧县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工草书,法怀素,用狂草笔法作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对龙城画派创建起重要作用。在黄慎的引导下,萧县画家冲破画坛正统派画风的牢笼,以阔笔写意,泼辣豪放的画风声震徐淮,成为融合南北新画风的地方艺术流派。这种“以书入画”的传统自龙城画派创建,一直延续于此派画家们的艺术血脉之中。   3.2 泼辣爽利的笔墨挥写   如果说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笔墨则是中国画的灵魂。在对笔墨的追求方面,龙城画派画家几乎达到了痴迷的境界,无论顺境逆境始终坚定不移笔耕不辍,倾心于笔墨,力图用最少的语言诉说最丰富内涵。明初,文化政策森严,崇尚写意、重主观表现的文人画遭统治者排斥,一时间画坛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萧县画家依旧不改笔墨写意之风。如以花鸟、人物见长的王之麟和书画兼擅的许祖辉等人,非但没有就此改变一生风格,依旧强调以书入画,追求水墨干湿浓淡的强烈对比,向水墨大写意迈进。之后萧县画家在青藤、八大绘画实践和理论影响下,以“扬州八怪”为师,逐步形成水墨淋漓、泼辣爽利的写意画风,传承至今,萧县龙城画派画家依然坚持笔墨挥写。萧龙士遍习潘天寿、青藤、八大、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艺术大师,善用泼墨、破墨、积墨技法,笔墨淋漓,受到齐白石称赞;享誉国际的欧洲先锋派艺术家朱德群,致力于抽象画探索,但始终抱有水墨情怀,把水墨技巧融入油画创作,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趣味;甚至在刘开渠的雕塑中,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行云流水般的写意情怀。   3.3 雅俗共赏的乡土情怀   龙城画派发源地萧县地处皖北,至今仍为经济欠发达县份,民风

文档评论(0)

实用电子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