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论文:浅谈云南舞蹈艺术的多层面发展.doc

艺术理论论文:浅谈云南舞蹈艺术的多层面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艺术理论论文 浅谈云南舞蹈艺术的多层面发展   众所周知,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共居、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省份,民间舞蹈资源十分丰富。这些风格各异的民族舞蹈是云南各族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历史上早已形成异彩闪烁的多样性的风格传统。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总编辑部公布的资料表明,云南以拥有1552个民间舞蹈而位居全国之首。由于历史上云南各民族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又因云南特定的地域环境,使得云南民间舞蹈呈现的各种不同文化形态得以保存。然而,云南民族舞蹈艺术在当今舞台展演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艺术管理者通常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艺术编创和表演中而忽视潜在商机动作和宣传营销手段,因而无法赢得市场的青睐,从而造成叫好却不卖座的情况。对此笔者认为:发展多层面的云南民族舞蹈艺术必须从整体的宏观层面进行把控,这样既符合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的实际,也符合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的特定规律和总体倾向,更有利于民族舞蹈艺术的全面繁荣发展。   一、云南民族舞蹈多层面发展的现状   马克思曾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或地区舞蹈艺术的发展总是随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因此,云南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云南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影响云南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其一,云南特有着丰富的舞蹈文化遗产;其二,云南民族舞蹈所走的独特的发展道路;其三,云南各族群众不同时期对舞蹈的不同需求。对于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舞蹈来讲,一方面为云南民族舞蹈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云南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发展方向。   在20个世纪中期,云南舞蹈工作者到高山、平坝、峡谷、江畔等地区进行考察。他们在各民族群众中搜集并整理了一批民间舞蹈,将这些传统民族舞蹈先后搬上艺术舞台,用于表现云南各民族群众的心声。像《景颇刀舞》、《孔雀舞》、《阿细跳月》等都是这一时期相继推出的优秀作品。正是这样一些民族舞蹈,让世人认识了云南,认识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了解到云南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别样风情。虽然云南的民族舞蹈在文革期间随着“样板戏”潮流黯然失色,可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即又重新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20世纪80年代是云南民族舞蹈的大发展时期。历时十年的《民舞集成》不漏一个民族、不漏一个舞种的普查搜集工作,初步地探清了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海洋”的深度和广度,而且为云南传统的民间舞蹈作了图文并茂的保存。正是伴随着《民舞集成》工作的开展,国内也掀起了一股民族风,这又为云南民间舞蹈的复兴,为民间舞蹈的舞台重新展现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在这一时期,有一大批经整理加工的民间舞蹈在艺术舞台上华丽上演。如哈尼族《扭鼓舞》、拉祜族《斑鸠捡谷子》、彝族《铜鼓舞》、佤族《高格龙猛》、傣族《孔雀会》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新作。随着改个开放的全面展开,文化开放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这为扩展云南舞蹈艺术家的艺术视野,拓宽了人们了解云南民族舞蹈的艺术渠道,增强了云南民族舞蹈的影响力,使云南的民族舞蹈艺术得到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其独特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感。比如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上的56个民族的广场民间舞蹈展演,《跳云南》充分展示了云南民族舞蹈艺术的“新、奇、美”;《红土情》展示出特色鲜明的民族情感和时代精神;还有意蕴深厚、形式优美的大型舞剧《阿诗玛》,这无疑是云南民族舞蹈多层面发展的先兆。   可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舞蹈家和编导者不断挖掘民族民间舞蹈的原生态资源来丰富自己的创作,这是民族舞蹈繁荣、发展、演变的一种趋势。促进了传统民俗性舞蹈向非民俗性舞蹈的演变。从而实现民俗性舞蹈特有的神秘性、神圣性及其人文价值。   二、云南民族舞蹈多层面发展的可行性   云南民族舞蹈资源十分丰富,它是云南各族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形成异彩闪烁的多样性的风格传统。音乐舞蹈在云南各民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构成著名滇文化的一个光彩夺目的组成部分。云南民族舞蹈按其内容、用途来划分,主要分为自娱性舞蹈、祭祀性舞蹈和劳作性舞蹈三类。(一)娱乐性舞蹈如:傣族的孔雀舞、佤族的“甩发舞”、哈尼族的“扇子舞”、白族的“百鸟朝凤”、藏族的“热巴舞”等。这类舞蹈多在节庆、婚嫁、社交、聚会等场合跳,一般都表达喜乐性感情。(二)祭祀性舞蹈如:纳西族的“丧葬舞”、佤族的“祭木鼓舞”、白族的“绕山灵”等。据不完全统计,云南少数民族祭祀性舞蹈有几百种。(三)劳作性舞蹈如:傣族的耕牛舞,彝族的阿细跳月(按其传说是源于劳动,模仿在刀耕火种的地上被烫得跳的动作)、傈僳族的推磨舞、佤族的“舂米舞”以及许多民族都有的采茶舞、纺织舞等。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民族舞蹈艺术,在

文档评论(0)

实用电子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