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陈进汉芯事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交大陈进汉芯事件 汉芯事件( Hanxin events )是指 2003 年 2 月 上海交通大学 微电子学院院长 陈进 教授 发明的 汉芯一号“ ”造假,并借助 汉芯一号“ ”,陈进又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了高达上 亿元的科研基金。中国亟待在高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 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是我国科技界 的一大梦想。 陈进利用这种期盼, 骗取了无数的资金和荣誉, 使原本该给国人带来自豪感的 汉芯一号“ ”,变成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 事件概述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实际负 责人陈进,在 2002 年 8 月从美国买回 10 片 MOTO- freescale “56800芯片 ”,将芯片表面的 MOTO 等字样用砂纸磨掉,然后字样加上了汉芯的标识,此后,陈进通过各种手段搞定国 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知名专家,一致鉴定 汉芯一号“ ”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大规模集成电 路。 汉芯一号“ ”在问世 3 年时间内,向国家各部门成功申报项目 40 多次,累计骗取无偿拨 款突破 1 亿元。 汉芯一号 “汉芯一号 ”曾经的定义 汉芯一号“ ”采用国际先进的 0.18 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在只有手指 指甲 一半大小的一 个集成块上有 250 万个器件,而且具有 32 位运算处理内核,每秒钟可以进行 2 亿次 运算 。 经过国内权威专家验证, 认为这一成果接近国际先进技术, 在某些方面的性能甚至超过了国 外同类产品。 [1] 发布仪式 汉芯“ 1 号 ”正式发布于 2003 年 2 月 26 日。当天的盛大场面: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亲自主持,信产部科技司司长、上海市副市长、上海科委、教委负责人悉数到场。 在发布 会上,由 王阳元 、邹士昌、 许居衍 等知名院士和 “863计划 ”集成电路专项小组负责人 严晓浪 组成的鉴定专家组作出了一致评定:上海 汉芯“ 1 号 ”及其相关设计和应用开发平台,属于国 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芯片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 被视为 汉芯“ 1 号 ”发明人的陈进自然也是荣誉加身。 上海市科委授予其上海市科技创业 领军人物称号, 2004 年上海交大将其特聘为长江学者。同时,陈进本人还身兼数职,上海 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CEO ,上海交大汉芯科技有限公司 总裁 、 上海交大创奇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2] 事件败露 2006 年 1 月 17 日,一个类似美国 水门“ ”事件中 深喉“ ”的人物,在清华大学水木清华 BBS 上,公开指责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 “汉芯一号 ”造假。 [1] 一些嗅觉敏锐的媒体很快介入,进行了艰难的追索和求证。在举报人和媒体的共同努 力下, 一个个事实渐次浮出水面。一个月后的 2 月 18 日,该事件的调查组得出结论: 汉芯“ 一号 ”造假基本属实。 [1] 2006 年 5 月 12 日,上海交通大学向有关媒体通报表示,陈进被撤销各项职务和学术 头衔, 国家有关部委与其解除科研合同, 并追缴各项费用。值得注意的是, 即使骗取了如此 数额的科研经费,上海交大仍未提及事件责任人有没有受到 法律 追究。 [1] 调查结论 2006 年 1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