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论文.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论文 【摘要】本文在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进行了解读,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要提升主体生态文明意识,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建立有效、合规的制度保障,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文明;解读;构建 中共18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对于生态文明而言,这本身就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但就本文所关注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来说,则贯穿于生态文明始终。 不可否认,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这项工程的长期性不仅从自然属性上得到体现,也从社会属性上得到呈现。那么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来理解这两类属性的互动效应,则成为本文感兴趣的问题。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传统,自然物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诞生之前,人在实践中将自然物逐渐由自在性转换为打上人类印记的资源。这种资源范围的扩大,却决定于人类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且在商业社会资本逐利性的推动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已与其本身的存在规律相背离。从而,生态文明问题必然产生。有鉴于此,本文对生态文明的解读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的解析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否包含生态文明思想,这在国际学术界存在争议。我们认为,从劳动主体、劳动要素、劳动对象的三者关系中,实则包含着生态文明的元理论。 1、劳动主体 劳动主体作为健康人的存在形式而呈现出来,他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了人的类本质属性的评价标准。他在参与生产劳动实践中,不断对现实世界进行能动的主观反映,并在自身观念体系下进行着加工。加工后的主观意识借助以往的经验习得,逐渐累积起人类改造自然界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随着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也导致人类因资本的逐利性使然而出现了劳动异化问题。劳动异化的直接后果,不仅使得工人的劳动与自身存在的对立,也使得自然资源纳入到了资本追逐利润的范畴之下。 2、劳动要素 劳动要素多为主体与劳动对象接触的中介,客观成为了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体现。以机器大工业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大生产,从一开始就未能充分重视人的需要和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下,这一现状实则忽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与曲折性。规律性直接表现在自然物自身的再生要求上,而曲折性则体现在机器大工业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匹配上。 3、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的理化变形便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使用价值。然而,这种使用价值在其使用周期结束后又必然需要回归到自然界。此时,这就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下的辩证唯物主义相契合了。劳动对象在走完了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路径后,能否与自然世界融为一体则值得思考。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解读 由于我们主要讨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问题。其中,生产实践活动的共处则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由此,基于人类活动的整体视角,以下将先后从生产、消费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1、生产活动中的生态文明解读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大生产形态的出现与定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然面临着诸多生态问题。该生态问题的产生包括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对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以及生产环节中垃圾的严重侵蚀。对此,生态文明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要求,就须建立在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模式下。 1资源使用方面。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应从资源替代方面下工夫。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资源,应采用以新兴资源给予替代或补充。这样一来,便能在与生产力水平同步下,完成资源的可持续使用。 2环境保护方面。环境保护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主要在于它极易产生负的外部性,而客观破坏却难以通过处罚来规避。因此,应建立在事前控制上下工夫。 3垃圾处理方面。垃圾的有效处理依赖于工程技术的应用,而似乎与本文主题无关。实则不然,建立在循环经济体系下的生态文明,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指导路径。 2、消费活动中的生态文明解读 这里的消费活动主要指向民众的最终生活消费,那么它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解读呢?本文主要关注于消费者的合理消费需求方面,即刚性需求。而对于炫耀式和投机性消费,则将成为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 三、对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思考 通过对生产和消费两大方面的生态文明解读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开辟三个路径。 1、提升主体生态文明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下的社会生产实践模式,首先就涉及到劳动主体。因此,对于主体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十分重要。从操作层面来看,应在学校教育中对未来的劳动主体加强生态文明体系的教育,使之能在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形成固有的生态文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