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满江红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生平简介
秋瑾(1875—1907)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她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写作背景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翻译】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用典
“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兴奋而又愁苦的心理。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用典
“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的兴奋。也暗指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之事,表达对国事的担忧。
用典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3、概括文章的内容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体会词作感情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的复杂心情。
用下列句式说话: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我是从-----------一句话体会到的。这句话-------------(按照“心情-----句子------分析”的方式回答)
体会词作感情
喜悦激动:
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体会词作感情
苦闷忧愁:
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担心不已---------“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小结
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峨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
小结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中考链接: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的牢笼的喜悦心情。)
2、“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中“娥眉”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ppt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ppt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ppt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ppt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ppt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ppt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回顾课.ppt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ppt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pptx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 (3).ppt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满江红(小住京华)》.ppt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pt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 秋思》.ppt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ppt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ppt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南乡子》.ppt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ppt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ppt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pptx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