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1
题 目:《三国演义》死亡叙事浅析
引 言
当前,学者们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小说中一些著名的死亡情节上,而对《三国演义》中的叙述节点、叙述次序、叙述空间、叙述节奏、叙述技巧、叙述语言体系、死亡描写等方面研究较少。探讨《三国演义》的内涵,是《三国演义》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尝试。作者还认为,从政治叙事态度来看,《三国演义》死亡叙事同样缺乏定量统计和综合分析。
就角色死亡而言,《三国演义》中的死亡叙事艺术缺乏系统性。对《三国演义》的叙事技巧和语言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丰富《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的文化内涵。《三国演义》中关于死亡叙事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主要从死亡故事的情节,传统精神文化的具体内涵,死亡价值等方面对《三国演义》中的死亡叙事进行解读。本文以《三国演义》为研究对象,对其叙事结构进行研究。针对《三国演义》中的死亡叙事,从死亡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是精神追求与叙述文化的结合,表现了每个人物最真实生活的书写。
1《三国演义》的死亡叙事概述
关于死者的死因,《三国演义》也有大量的叙述。对精神(心理)疾病和生理上的死亡故事有多种解释,这是一次中国古代死亡故事的综合展览。本部分主要从死亡故事、死亡人数、死亡人物三个方面介绍三国演义中的死亡文化。在《三国演义》120章里,我们统计了538例(姓)登记死亡,46例(匿名死亡),172例(群死群伤),172例(因病自然死亡),以及自杀、杀人、非自然死亡的描述。
1.1“三国”故事中的死亡叙事概述
1.1.1魏晋时期的“三国”死亡故事
文章简短,内容简练。这个时期的小说多为“断断续续”和“概览”。有关《三国演义》中死亡故事的记载,多为零碎的片断。文章短小,一般几十字,简洁明了。比如《艺苑》中就有夏侯轩、曹爽之死的短文。夏侯玄“以当时才望为司马景王所忌而杀之”,后来“爽以势族致诛,玄以时望被戮”。对夏厚轩与曹爽之死,刘敬叔只用了两句话简要阐明,阐明:夏厚玄是因为嫉妒而死,曹爽是因为家权而死。梦见曹操杀戮的故事和这一时期魏武杀戮使者的故事,也很简单,生动 刘孝严《三国演义的天命观》,《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3期
刘孝严《三国演义的天命观》,《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3期5页。
人物死前有异常迹象。这个时期的小说着重描写了《三国演义》中临终的人物形象。这主要是人生前的预感,是一种异常的自然现象,如《搜神记·树出血》中描写的曹操在洛阳建宫时,“砍龙树,挖梨,伤根”。曹公病逝,《孙权寻神而死》描写了孙权死前的情景:“江海平水深八尺。取下两千棵树,立碑,在吴城的两道大门前飞驰而下。”像树出血、海水倾泻和城门倒塌这样的奇特的预兆暗示着危险即将来临。孙权之死就是对这些异常现象最好的的证明 秦玉明《天道循环:三国演义核心报》1996年第1期
秦玉明《天道循环:三国演义核心报》1996年第1期3页。
1.1.2唐宋时期的“三国”死亡故事
关于三国故事,唐宋时期的怀旧诗和历史诗都有很多典故。唐宋词中的三国死神故事具有以下特征:
(1)“三国”时期的死亡故事是从地域扩展而来的。大多数唐宋诗歌都是借用文物和自然地理位置来写三国之死故事。铜雀台、永安宫、古墓等历史遗迹一方面与特定人物的死亡相对应,“铜雀台”的史诗中隐含着“曹操之死”,比如汪遵《铜雀台》。对于“永安宫”的咏史诗大部分都是的刘备之死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庙墓也是诗中描写人物死亡的一个关键提示,如彦谦在他的诗歌《邓艾庙》中所描写的“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研石恨憔周”主要是通过邓艾来突出“刘备之死” 吴岚南《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的英雄观之比较研究》,广西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
吴岚南《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的英雄观之比较研究》,广西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
(2)借“三国”死亡故事点评历史人物,慨叹历史兴亡并分析兴亡原因。如唐人黄茂才《武安王赞》用“万众中,刺颜良”之句赞叹“关羽斩颜良”的神勇,李九龄《读三国志》说:“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李九龄认为“得贤”是一个国家长期兴盛的重要根基,蜀、吴两国的灭亡原因就在诸葛亮、周瑜这样的人才去世,导致了在三国鼎立中的失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文章从《三国演义》中的死亡故事入手,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述,感叹历史的沧桑,分析其兴衰。例如唐朝的黄茂才,就称赞了武安王、关羽斩首阎良的勇气。在读《三国志》时,李九龄说:“国之本源在于德,莫言之兴衰是一个循环。周瑜死后,吴侯爵倒台”李久玲认为,“兼具才华”是国家长期繁荣的重要基础。蜀吴之争的败因是由于诸葛亮、周瑜等人之死,导致三国灭亡,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存在。
1.2《三国演义》的死亡叙事概述
本文对《三国演义》中的20个故事单元进行了统计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pdf VIP
-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PDF VIP
- 2冷疗技术15课件讲解.pptx VIP
-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考核标准.doc VIP
- JJG 195-2019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pdf VIP
- 专项治理整改落实及长效机制建设情况报告().pdf VIP
- TD∕T 1087-2023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pdf
- (完整word版)数独题目100题(可打印).doc VIP
- 0604-会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docx VIP
- 04.汉杂事秘辛.一卷.汉.阙名撰.明崇祯时期汲古阁刊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