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西医师定考(中医学)考试模拟练习卷(2)新整理.doc

2021年山西医师定考(中医学)考试模拟练习卷(2)新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医师定考(中医学)考试真题卷(2)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严格遵守考试纪律,维护考试秩序!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在脱疽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多发于寒冷季节,以老年男性多见 B.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常先一侧下肢发病,继而累及对侧 C.初起趾(指)间怕冷,苍白,麻木,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 D.局部缺血期,患足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皮色变灰,皮温稍低于健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E.营养障碍期,患足肌肉明显萎缩,皮肤干燥,汗毛脱落,趾甲增厚,且生长缓慢,皮肤苍白或潮红或紫红,患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参考答案:A 脱疽是指发于四肢末端,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为多见,初起患肢末端发凉、怕冷、苍白、麻木,可伴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好发于青壮年男子、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在《灵枢?痈疽》中即有关于本病的记载,云:“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西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糖尿病足可参照本病治疗。 2.哪部医著提出了“五善七恶” A.《诸病源候论》 B.《圣济总录》 C.《太平圣惠方》 D.《外科全生集》 E.《外科理例》 参考答案:C 宋代对外科学贡献较大的有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书中记载了痔、痈、皮肤病、瘰疬等外科病证治,补充和完善了判断外科疾病转归及预后的“五善七恶”学说,提出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等内治法则。该书还记载了用砒剂治疗痔核的方法。 3.临床I期乳癌的诊断,下列哪项不符 A.肿块在3厘米以内 B.肿块活动 C.肿块和皮肤稍有粘连 D.同侧腋窝未触及淋巴结 E.同侧腋窝可触及淋巴结 参考答案:E 4.中医“穿囊漏”是指 A.睾丸及附睾急性化脓性感染 B.睾丸及附睾结核性感染 C.阴囊急性化脓性感染 D.阴囊部阵发性坏疽 E.睾丸鞘膜积液 参考答案:B 子痰是发于肾子的疮痨性疾病。其特点是附睾有慢性硬结,逐渐增大,形成脓肿,溃破后脓液稀薄如痰,并夹有败絮样物质,易成窦道,经久不愈。中医文献称之为“穿囊漏”。相当于西医的附睾结核。 5.某男,20岁,学生,素体羸瘦,有肺结核病史,半年前出现左侧睾丸部酸胀隐痛,阴囊发凉,触诊:左侧附睾尾部有不规则的局限性结节,质硬,触痛明显,化验血沉40mm/h诊断为 A.子痈 B.子痰 C.囊痈 D.脱囊 E.水疝 参考答案:B 子痰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于中青年人,以20~40岁者居多。初起自觉阴囊坠胀,附睾尾部有不规则的局限性结节,质硬,触痛不明显,结节常与阴囊皮肤黏连。日久结节逐渐增大,可形成脓肿,溃破后脓液清稀,或夹有豆腐渣样絮状物,易形成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窦道。输精管增粗变硬,呈串珠状。常有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倦怠乏力等症状。 6.某男,60岁,牧民,突发阴囊红肿剧痛,肿甚而裂,滋流欲溃,阴囊皮肤紫黑中心腐烂,伴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脉洪数,WBC:20×109/L,诊断 A.囊痈 B.脱囊 C.子痈 D.子痰 E.水疝 参考答案:B 脱囊 多有阴囊皮肤外伤史,阴囊由红肿而迅速变为紫黑腐烂,甚至睾丸暴露,病情危重,易发生内陷,是一种发于阴囊的特发性坏疽性疾病,临床少见。 7.提出了“五善七恶”的是 A.《外科理例》 B.《圣济总录》 C.《太平圣惠方》 D.《外科全生集》 E.《诸病源候论》 参考答案:C 宋代对外科学贡献较大的有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书中记载了痔、痈、皮肤病、瘰疬等外科病证治,补充和完善了判断外科疾病转归及预后的“五善七恶”学说,提出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等内治法则。该书还记载了用砒剂治疗痔核的方法。 8.肿疡证出现无力之脉的病理为 A.毒盛正虚 B.邪气深闭 C.正虚毒去 D.毒滞难化 E.正虚邪恋 参考答案:A 肿疡之症出现不足(无力)之脉,其病理属:毒盛正虚。 9.进行期白疕、红皮病型白疕外用药可选用 A.青黛膏或黄连膏 B.硫磺软膏或硼酸软膏 C.风油膏或雄黄膏 D.百部酊 E.三黄洗剂 参考答案:A 青黛膏,功用:清热、解毒、止痛。用于口、舌、咽喉疼痛之疳疮。 用法:漱净口腔,用药管吹敷患处。 黄连膏,功用:润燥、清热、解毒、止痛。用于痔疮、烫伤等证,疮疡焮红作痛者。 用法:将膏匀涂于纱布上,敷贴患处。 10.“石痈”最早载于 A.明《外科正宗》 B.清《疡科心得集》 C.隋《诸病源候论》 D.宋《妇人大全良方》 E.宋《仁斋直指附遗方论》 参考答案:C 11.关于“传囊之变”的意义,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