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楼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一)在设计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1.工程主体结构楼板及屋面板不宜使用预制板。
2.设计一般要求:
(1)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屋面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现浇屋面板(以下简称现浇板),其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应注明楼板的施工荷载、使用活荷载和二次装修荷载的限值。当轻质隔墙直接砌在现浇板上时,应按楼板等效荷载计算板的配筋。
(2)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形状。
(3)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且不宜高于C40。
3.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一般不应小于120mm(厨房、浴厕、阳台板≥100mm);单向板设计厚度不宜小于L/30(L为板跨度),双向板设计厚度不宜小于L/35(L/为板短向跨度);屋面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不应小于120mm。
4.在房屋下列部位的现浇板内应配置抗温度收缩钢筋,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要求。
(1)当房屋平面有较大凹凸时,在房屋凹角处的楼板;
(2)房屋两端阳角处及山墙处的楼板;
(3)屋面板;
(4)与周围梁、柱、墙等构件整浇且受约束较强的楼板。
5.现浇板内不宜预埋水管。当预埋其他管线时,应布置在板上、下两层钢筋的中部,并宜与钢筋成斜交布置。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下表面各加设一道φ4@ 100、宽600mm的钢丝网片予以补强。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电线、电缆导管直径大于20mm时宜采用金属导管。预埋管线最大外径不应超过1/4板厚。板断面每米预埋管数量不超过3根。
6.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大于240mm×240mm,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宜大于300mm。
7.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宜在现浇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及其两侧应设置加强钢筋。
8.露台、厨房、厕所现浇板以及跨度不大于2m的多跨连续单向板均宜设置通长面筋,并在图纸中明确。
9.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直径不应小于8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抗温度收缩钢筋,洞口削弱处应每侧配置附加钢筋,钢筋数量不能少于2φ12 (上下层网片均设置)。
(二)在施工中应该重点防控的方面
1.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认真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尽量避开每天的高温时段。
2.水泥宜优先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批次、出厂日期和进场的数量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3.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12%,掺用矿物惨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
4.预拌混凝土现浇板宜采用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减缩剂。预拌混凝土中应控制中粗骨料(石子)的用量,每立方现浇板中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kg。预拌混凝土中应控制混凝土的砂率,混凝土的砂率宜控制在38%以内。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严禁用细砂。
5.合理确定浇筑顺序和施工缝的留置。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
6.现浇板的混凝土单方用水量不得大于80kg/m3,混凝土水胶比不宜大于0.5。普通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宜为270?450kg/m3,高强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大于550 kg/m3。
7.预拌混凝土现浇板中可采用添加纤维措施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预拌泵送混凝土进场时应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当有离析时应退回搅拌站。严禁向运输到浇筑地点的混凝土中加水。
8.应采取可靠措施保证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阳台、雨篷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钢筋支架或垫块, 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不移位。
9.现浇板板面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支架,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mm;对于φ8以下钢筋,支架的间距应控制在600mm以内。钢筋支架按梅花状布置。
10.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2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2?4次压抹,宜采用机械磨光机抹平。
11.现浇板的养护和保温措施,应保证构件与外界温度梯度在25℃范围内。混凝土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以提高抗裂能力。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其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
12.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时,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当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堆放重物。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