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复习: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2   1.阅读韩愈的《春雪》,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A.首句直陈其事:新年(春节)到了,还没有芬芳的鲜花。“都”字透露出人们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B.第二句中,诗人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失望,蕴含着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惊”字描摹出在焦急的期待中仍然不见花只见草芽的不满之态。   C.三、四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   D.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自然界还没有春色时,盼望春天的诗人就幻化出一片春色来,是一篇别开生面的浪漫主义佳作。   北京机场高速公路“国门第一路”进出口处的牌坊红柱,征集到许多楹联。选出三副请你赏析,回答后面的问题。 此去乘风,万里鹏程云作伴 重来有日,五洲胜友德为邻 (湖南·张德平) 航路穿云,云间出入千山近 国门放眼,眼底纵横万象新 (四川·倪丁一) 带砺河山,天外星轺归此路 光华日月,寰中冠盖会名都 (台湾·周天键)   2.对三副楹联字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鹏程”比喻前程远大;“胜友德为邻”既称颂好友有德,又谓与有德国家结好。   B.“出入千山近”形容飞行迅速;“万象新”极言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变化巨大。   C.“带砺河山”即“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天外星轺(yāo)”象征国之使者持节向四方宣示国威。   D.“光华日月”言国家永远光辉灿烂;“寰中冠盖会名都”指尊贵的外宾都来北京观光、访问。   3.比较分析三副楹联,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副楹联都用了上四下七的句型,基本融合了四言古诗、七言律诗句法。   B.三副楹联,上联都言出国门,远赴外邦;下联都言入国门,外宾来访。   C.三副楹联修辞巧妙,但手法各不相同,依次为双关、顶真和比喻。   D.三副楹联都突出了频频的国际交往,台湾同胞的佳作更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崇敬和自尊自豪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回答问题。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4.对这首元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当官的整天把归隐挂在嘴边,真正的隐士又有几个?可见,他们口中的“隐”,十有八九是假话。   B.这首小令不但讽刺了口是心非、表面斯文的假隐士时尚,连陶渊明也受到牵连,遭到讥讽。   C.“尽道”二字,冷峻之极,说尽了世道人心,带有强烈的嘲讽意味。   D.小令末尾与“忙如燕”遥相呼应,两相比较,活画出官场竞逐,如蝇嗜血者的真面目。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雨同我 卞之琳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五月 选自《十年诗草》,明日社1942年版   5.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诗人先由两地的友人分别对“雨”的埋怨写起;第三句“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表明了诗人乐意为朋友分忧。   B.每一节中,诗人不仅表明乐意为两地的友人分忧,还为第三处的友人着想:“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C.诗人牵念的不止是三处的友人,所以,在第二节一开始,诗人就喟然长叹“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D.在诗的结尾,诗人忽发奇想:把一只玻璃杯放在天井里,明天好知道普天下的雨落了几寸。诗人在这里所说的“雨”不是指自然界落的雨,而是指人世的风雨——不尽的磨难与困顾。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题名《雨同我》,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世人以及万物的关心。   B.这首诗共两节,每节一韵,诗段、诗行、节拍、韵脚,都服从表情达意的需要,很好地体现了新诗的特点。   C.这首诗在艺术上使用了推衍的方法。它先由某一点说起(比如从两地友人对“雨”的埋怨说起),然后逐渐扩展,使要表达的意思不断推进。   D.这首诗细腻地传达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情思,由对友人的关心推及到对普天下劳苦大众的关心,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怀。    参考答案   1.B(第二句表现的是为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见到了“春色”的萌芽而惊喜。“惊”字写出摆脱冬寒后的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   2.A(“万里鹏程”指远赴外邦。)   3.C(修辞手法依次为双关、顶真和比喻借代)   4.B(结尾句提到“彭泽县”是用来对比,讽刺那些竞逐官场的人。)   5.D(结尾句中的“雨”,既是自然界中落的雨,也可作人世的风雨看。)   6.D(没有“对普天下劳苦大众的关心”)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