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8 -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最新考纲:大气受热过程。
核心素养定位
区域认知:熟知不同区域的大气热力状况特征,不同区域风力、风向的差异。
2.综合思维:依据材料或实例,综合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例,知晓其蕴含的大气热力状况原理。
教材整体感知
命题趋势分析
1.以统计图、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
2.以区域图、等温线图为材料,考查气温时空变化。考查频度高,选择题、综合题命题形式均有,难度中等。
3.本节内容属于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可以用来解释众多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值得关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热源
(1)根本来源:________。
(2)直接来源(近地面大气):________。
2.受热过程
(1)地面增温:大部分A________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近地面大气增温:地面以B________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近地面________。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主要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同时大气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热量以C________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特别提醒 物体温度最高时,其辐射最强。就某一地区而言,地方时12点时,太阳辐射最强;地方时13点时,地面温度最高,地面辐射最强;地方时14点时,大气温度最高,大气辐射(包括大气逆辐射)最强。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代号
名称
起作用的大气成分
特点
①
________
臭氧、水汽和________
有选择性
②
________
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
部分选择性
③
________
云层和较大尘埃
无选择性
读云层对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影响示意图 ,回忆下列知识。
(1)白天,云层的________作用明显,地面温度阴天比晴天的________;夜间,云层的________作用显著,地面温度阴天比晴天的________。因此,晴天比阴天的昼夜温差________。
(2)由图可知,白天和夜间都存在________,而且白天比夜间________。
【疑难辨析1】 你能说出古诗中“高处不胜寒”蕴含的地理原理吗?
二、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
2.形成过程:
3.图示:(在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
读上图,探究下列问题。
(1)近地面冷热与气流垂直运动有何关系?
(2)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高低有何关系?
(3)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与冷热有何关系?
(4)气流的水平运动流向有何特点?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直接原因
________________力,该力垂直于______________,指向______________。
2.各种风的受力作用分析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
风
受力作用
受力作用分析
风向
理想状态
受一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与等压线______,由高压指向低压
高空风
受两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背风而立,左低右高
近地面风
受三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背风而立,左前低,右后高
【疑难辨析2】 摩擦力大小对风向和等压线夹角有何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如何变化?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板块一
一、
1.(1)太阳辐射 (2)地面辐射
2.(1)太阳辐射 (2)长波辐射 大气增温
3.大气逆辐射
4.吸收作用 二氧化碳 散射作用 反射作用 (1)反射 低 保温 高 大 (2)大气逆辐射 强
【疑难辨析1】 提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高处”离地面较远,接收到的地面辐射较少,因而温度较近地面低。
二、
1.地面冷热不均
2.冷热 上升 下沉 水平
3.高 低 高
提示:(1)近地面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冷,气流下沉。
(2)近地面气压总是大于高空的气压。
(3)近地面热,形成低压;近地面冷,形成高压。
(4)由高压流向低压。
三、
1.水平气压梯度 等压线 低压
2.垂直 平行 有一夹角
【疑难辨析2】 提示: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来越小。
第1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
1.高考真题
【例1】 [2017·全国卷Ⅰ,9~11]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1TeenageLife单元重点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ICONICATTRACTIONS表达作文巧升格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四册.ppt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ICONICATTRACTIONS导读话题妙切入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四册.ppt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SportsandFitnessSectionⅡLesson2RulesoftheGame&Lesson3RunningandFitness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SportsandFitnessSectionⅢWritingWorkshopViewingWorkshop&ReadingClub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SportsandFitnessSectionⅣGrammar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SportsandFitnessSectionⅤWriting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SportsandFitness单元重点小结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TravellingAroundSectionⅠListeningandSpeaking&ReadingandThinking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TravellingAroundSectionⅡDiscoveringUsefulStructures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9讲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气候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0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补给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讲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讲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4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1).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