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3 -
第13讲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最新考纲: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核心素养定位
1.综合思维:结合某地貌的形成和变化,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地貌的差异及外力作用的差异,如河流不同河段的地貌差异及流水作用的差异。
教材整体感知
命题趋势分析
1.以示意图、区域地图、景观图、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外力作用的特点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典型地貌的特征及成因。
2.以区域地图、景观图、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河流地貌的类型、特征及成因。
3.本讲内容近几年高考频率高,选择题、综合题都有呈现,难度中等偏难。
一、外力作用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能量来源
外力作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____。
2.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
因素
作用
风化作用
温度、水、________
使岩石发生________;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侵蚀作用
流水、________、风等
对________及其________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________地貌
搬运作用
风、________、冰川等
移动____________的产物;为________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补充点拨】 图解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_______。
【疑难辨析1】 形成长江三峡和长江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有何异同?
二、主要侵蚀、堆积作用及地貌
1.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侵蚀作用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
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水的流动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瀑布等
风
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
冰川
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
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
波浪
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
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
2.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堆积作用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
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慢
山间河流流出山谷: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
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
风力
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慢
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沙漠(沙丘)
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黄土高原
波浪
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
沙滩、潟湖
冰川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融化,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
冰碛地貌、冰碛湖等
【地理实践力】 外力沉积规律
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流水沉积、风力堆积、海浪沉积均遵循以上规律,而冰川沉积则为杂乱堆积。
三、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结合河谷的演变图,回答问题。
河谷发展阶段
侵蚀类型
地貌
初期(A)
河流侵蚀作用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
中期(B)
向下侵蚀作用________,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________
河流________、________,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
成熟期(C)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
【疑难辨析2】 峡谷、急流、瀑布为什么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上游?
2.河流堆积地貌
结合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出山口处a:洪(冲)积扇或________________平原。
(2)中下游地区b:____________。
(3)入海口c:________。
【疑难辨析3】 冲积扇和洪积扇的形成有何不同?
考点一 外力作用与地貌
1.高考真题
【例1】 [2016·全国卷Ⅰ,7~9]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解题能力培养]
(1)
(2)
(3)
[尝试自解] (1) (2) (3)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通过展示不同时期贝壳堤的分布,分析贝壳堤形成过程中河水与海水堆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SportsandFitnessSectionⅡLesson2RulesoftheGame&Lesson3RunningandFitness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SportsandFitnessSectionⅢWritingWorkshopViewingWorkshop&ReadingClub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SportsandFitnessSectionⅣGrammar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SportsandFitnessSectionⅤWriting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SportsandFitness单元重点小结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TravellingAroundSectionⅠListeningandSpeaking&ReadingandThinking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TravellingAroundSectionⅡDiscoveringUsefulStructures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TravellingAroundSectionⅢListeningandTalkingReadingforWriting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TravellingAroundSectionⅣWriting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x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2TravellingAround晨读晚诵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4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1).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0讲城市化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2讲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3讲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docx
-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4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的发展学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