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乐论文
论土家族摆手舞打击乐锣鼓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其中最具特色、最富有民俗风情的是土家族摆手舞。土家族摆手舞包含了人类生存、劳动创造等内容,是一部土家族生动的文明史诗,体现了土家族的特有文化。本文将摆手舞的起源、分布流域、基本内容以及打击乐特征加以分析,希望对土家族摆手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摆手舞的起源及分布流域
土家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因为长期居住在山区,绵延不断的山脉横贯全境。土家族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斗争,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土家族人能歌善舞,歌舞民俗源远流长。而延至今日,最具特色、最富有民俗风情的是土家族摆手舞。
摆手舞在唐宋之时即已产生,它源于土家族先民的巴渝舞,在土司制度时期,主要供土司王娱乐,且广泛盛行于土家族民间。“土民赛故土司神,旧有堂曰摆手堂,供土司某神位,陈牲醴,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酬毕,披五花被,锦帕首,击鼓鸣钲,跳舞歌唱,竞数夕乃止。其期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歌时男女相携,蹁跹进退,故谓之‘摆手’。”“改土归流”后,成为民间的娱乐活动。[1]
摆手舞是土家族一种传统舞蹈,流传在鄂、湘、渝、黔四省市交界的沅水、酉水流域一带,尤以酉水流域为甚。现在摆手舞的分布,有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县的大部分区域和宣恩、鹤峰两县的小部分区域;有湘西龙山、永顺、沅陵、保靖、古丈、桑植、永定等土家族聚居区;还有重庆市的酉阳、黔江两县的小部分区域,形成了以酉水河为纽带的土家族摆手舞文化圈。
二、摆手舞的基本内容
土家族摆手舞包含了人类生存、劳动创造等内容,是一部土家族生动的文明史诗,体现了土家族的特有文化。
摆手舞,土家语称“社巴日”或“跳金巴”,是在摆手活动中进行的,是土家人祭祀祖先与庆新年、祈丰收的集体活动,摆手舞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别。[1]大摆手联村举行,规模较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土家族大摆手活动非常热闹,在土司时期就被文人形容为:“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遂成为湘、鄂、川、黔边境文化、经济交流的民族盛会。小摆手以自然村寨为单位进行,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由主祭人(梯玛或村里有威望的老人)主持。在整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的活动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大鼓,鼓放在正中间,鼓手是实际的指挥者,人们随着鼓手敲打的“盘冬、盘冬”的锣鼓声,便开始舞之蹈之歌之起来。大摆手舞以打大鼓、大锣为节拍而更换舞姿,放土炮、三眼炮、火号和爆竹。小摆手以打大鼓为节拍而更换舞姿,参加活动的人群随着锣鼓的节拍,翩翩起舞,使整个活动呈现热烈、欢快的场面。摆手舞动作约有120多个,现在失传的甚多,摆手舞与摆手歌的内容丰富,主要是表现土家族先民长期与山打交道,表现渔猎和初期的农事活动,还有模仿飞禽走兽的动作等等。舞蹈动作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走动顺拐,重拍下沉,双腿屈膝,全身颤动。
三、摆手舞打击乐――锣鼓音乐
摆手舞以大锣大鼓伴奏为主,节奏明快、简练,舞者动作的变化听锣鼓“指挥”,敲击鼓边为令,摆手舞的律动,绝大部分是顺摆,即摆右手出右脚,摆左手出左脚。膝部的弯曲,是摆手舞较显著的特点,通常在整个舞蹈中,膝部都是弯的,特别是在每一动作最后一拍,膝部弯曲更深一些。手的动作虽多,但摆动较小,最高不得超过肩膀,摆时臂膀伸直或固定弯曲角度。重拍向上摆,弱拍向下摆,同时双手和上身都要颤动一下。
整场舞蹈通过锣鼓的节奏来控制舞蹈队形和动作的变化。不同的舞蹈内容有不同的节奏。表现战斗动作时,节奏高亢激越;表现追忆祖先动作时,节奏舒缓而庄重;表现生产劳动时,节奏快慢有致;表现生活时,节奏轻松活泼。
声伴随着众人发出有节奏的“嗬也嗬”的和唱声,营造出一种刚劲、稳健、热烈又庄重的氛围。
打击乐作为摆手舞最主要的伴奏音乐,是摆手舞队伍和变换各种动作和队形的指挥者。土家族摆手舞的打击乐最初源于原始社会。远古时期的土家族人居住在古木参天、洞穴遍地、河流纵横的地方,常与野兽为伴,人们为了生存,用敲击石块、木棒来驱赶野兽。随着人类进步,这种敲石块,击木棒进而用敲梆子,敲鼎盖来代替,近代则是敲击大锣、大鼓来驱赶野兽,这种杂乱无章的敲击声为摆手舞的伴奏音乐奠定了旋律基础,也就产生了摆手舞最为原始的伴奏鼓点。
(一)锣鼓在舞蹈伴奏中的作用
人们常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节奏是音乐艺术的主要表现要素”。[2]节奏又是音乐的灵魂。我国民族音乐的节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音高的节奏,另一类是无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新建热网首站项目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方案.pdf VIP
- 故障码详解.ppt VIP
- NB-T11409-2023水电工程费用构成及概(估)算费用标准.docx VIP
- 导弹的诞生和发展教学课件PPT.ppt
- 发电厂和变电站工作票填写规范培训教案详解.ppt VIP
-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土保持方向)案例题整理.docx VIP
- 系统架构设计:构建高可用、可扩展的IT系统培训课件.pptx VIP
- 河堤开挖出水池出水箱涵穿堤管道施工方案样本.doc VIP
-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My first class 复习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