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9 古诗三首》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doc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9 古诗三首》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 9 古诗三首(类文阅读)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理解词语。 元: 但: 无: 2.诗中的“乃翁”指的是 。 3.诗中作者的遗憾是: ,诗人的嘱咐是: 。 4.诗人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答案: 1.同“原”,本来。 只。 不要。 2.诗人自己(陆游) 3.不见九州同 无忘告乃翁 4.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国家统一的无比渴望之情。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从题材上说,这首诗是( )。 A.田园诗 B.边塞诗 C.送别诗 2.第二句“单于夜遁逃”描写的事件是 。 3.根据古诗意思,你觉得下面哪幅图做这首诗的配图最合适?写出原因。 A. B. 4.试着分析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的表达效果。 答案: 1.B 2.单于的军队准备趁夜色逃跑,惊起了栖息的大雁飞向高空。 3.A 因为本诗描写的时间是月夜,环境是大雪,从这里看图A符合诗意。 4.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试的场面,引发读者的联想。 9 古诗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练习。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 1.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2.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的意志和豪情。 【答案】 一、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荒凉、严寒、空旷、阴沉 2立誓破敌,决战决胜 第二课时 一、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二、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心境。 【答案】 一、D 二、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三、消息来得突然 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 疾速飞驰 迫不及待、归心似箭 第三课时 一、默写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文档评论(0)

远山薄雾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