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文书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2〕44号)中明确要求为按一个单元来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国外欧盟塞维索法令中重大危险源是按一个单位来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 硝酸铵(含可燃物>0.2%)类别为1.1D;硝酸铵(含可燃物≤0.2%)类别为5.1类;硝酸铵基化肥类别为5.1类或9类。 液氨为2.3类;大于50%氨溶液也属于2.3类;大于35%小于50%氨溶液属于2.2类;小于35%氨溶液属于第8类。 类别不同则临界量可能不同。 * 辨识不只是辨识企业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就完事了,辨识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整个工厂危险化学品分布、数量、种类等情况的过程,因此要横向到边竖向到底,不能遗漏。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文书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2〕44号)中对此进行规定。 因为实际生产过程中危险品的数量随时在变化,因此不能按生产时的数量来确定。按数量最大的原则确定可避免分歧。 * 国外塞维索法令中也是按混合物整体来计算数量。 危险性变化的判断是按重大危险源辨识表2中危险性分类来进行判断; 如果混合物(包括溶液)中所有危险化学品的质量分数低于百分之一,则该混合物数量不予考虑是参考GHS中的相关要求。 * 1、重大危险源的引入是为了预防、控制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因此凡是与预防和控制的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相关制度都属于重大危险源安全制度范畴,因此不是要求企业重新单独制定一套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2、安全操作规程也不是完全替代现有企业操作规程,而是要求将安全的相关内容纳入操作规程中。 操作规程编制应注意:(1)首先要涵盖操作的各个阶段:包括首次开车、正常操作、临时操作、紧急停车、应急操作、正常停车、大修后重新开车等阶段, (2)另外要明确操作范围,给出工艺运行参数的安全上下限范围;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以及纠正或防止偏离正常工况的步骤; (3)给出安全、健康的相关注意事项:包括危险品的物化特性和危险性;原料质量控制以及危险品储量控制;防止危险泄漏的措施如工艺技术、安全管理和个人防护;其他特殊危害。 (4)安全设施,给出该工艺操作中有哪些安全设施,其功能如何。 * 第十三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根据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方式)或者相关设备、设施等实际情况,按照下列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完善控制措施: (一)重大危险源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组份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测系统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具备紧急停车功能。记录的电子数据的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 (二)重大危险源的化工生产装置装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装备紧急停车系统; (三)对重大危险源中的毒性气体、剧毒液体和易燃气体等重点设施,设置紧急切断装置;毒性气体的设施,设置泄漏物紧急处置装置。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 (四)重大危险源中储存剧毒物质的场所或者设施,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五)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 由于重大危险源本身的危险性及其生产条件的复杂性与苛刻性,为确认重大危险源中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是否仍能满足当时设计条件,需要对其定期进行检测、检验,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效、可靠运行。同时,《安全生产法》、《计量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及相关标准对这些设备、设施定期进行检测、检验有相关的要求。 * 1、根据最新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确定的辨识方法,一个企业可能就是一个重大危险源,一个重大危险源可能存在风险程度高低的不同许多装置或设施,为有效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需要优先对风险程度高的装置或设施进行重点控制。根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加强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要求,《规定》继承此一做法,也要求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或者责任机构,并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2、关键装置 key facility 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3、重点部位 key site 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