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
高北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18 -
一、概述
1.1 工程概况
受 重庆茶山竹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高北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进行设计,项目位于中山路街道办事处石梁桥水库周边。本次设计道路全长2742.187m,其中主线长为2680m,支线长为62.187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路幅宽度与路面宽度均为6.5m(单车道3.5m加停车位),设计车速20Km/h。
道路为绕石梁桥水库环线。该段人流量及车流量均不大,其承担的交通功能主要满足停车及区间单向到达性交通流为主。
1.2 设计依据
①我公司与甲方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
②甲方提供1:500地形图 ;
③甲方提供的道路规划、设计文件及其他基础资料。
1.4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2016年版) (CJJ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
3)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 169-2012)
4)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2)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
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8)《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G D60-2015)
9)《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1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GB/T50805-2012)
1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12)《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 GB51286-2018)
1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15)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二、建设条件
2.1 地形地貌
拟建道路沿线属剥蚀丘陵貌区,现状地貌经人为改造分布有农田、鱼塘、荒地及民房。区内最高点位于场区西南侧拟建停车场附近,高程373.47m,最低点位于南侧,高程327.33m,高差46.14m。场地地形整体较陡,一般地形坡角20~40°,局部陡崖达70°。
2.2 地层岩性
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Q4ml)、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4el+dl)及湖积层(Q4l)淤泥质土,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和砂岩。
2.2.1第四系全新统(Q4)
1)杂填土(Q4ml):浅黄色、灰黄色,呈松散~稍密状态,稍湿,主要为碎石、砖头、木头和砼块等,均匀性差,硬杂质含量约10~30%,堆积年限约1年。该层主要分布民居及现状道路附近,本次钻探揭露厚度0.5m(ZK156)~1.5m(ZK109)。
2)粉质粘土(Q4el+dl):褐灰色,褐黄色。含植物根系及砂、泥岩角砾,含量约5~10%,粒径4~15mm,上部偶见植物根系,可塑,手捻有滑腻感,断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工程区均有分布,层厚0.4(ZK29)~3.1m(ZK9)。
3)淤泥质土(Q4l):灰黑色;呈软塑~流塑状,干强度低,摇震反应无,稍有光泽,有机物含量约5%,刀切面平直光滑,稍有腥味,主要分布于鱼塘内及局部农田内,本次钻探未揭露,为地面调查。
2.5.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
1)砂岩(J2s-Ss):灰白色、灰黄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及暗色矿物,中~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钻孔揭露最大厚度11.60m(ZK8)(未揭穿)。
2) 泥岩(J2s-Ms):紫红色。以粘土矿物为主,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钻孔揭露最大厚度22.90m(ZK120)(未揭穿)。
2.3 地质构造
道路区区域地质构造属东山背斜东翼,岩层呈单斜状产出。根据附近基岩露头观测,岩层产状为倾向170~177°,倾角27~36°,优势产状175°∠33°。场地层间裂隙较发育,局部地段微张,裂面平直光滑,无渗水,结合性一般,特别砂、泥岩交界面及砂岩层面之间常夹泥质条纹。根据建筑物周围出露基岩进行调查和钻探揭露表明:岩体裂隙稍发育,岩体中见两组裂隙:
Ⅰ:18°~25°∠45°~55°,优势产状21°∠52°,间距8~10m,走向延伸5~8m,倾向延伸约5m,砂岩中裂隙张开度2~15mm,裂面起伏1~3mm,局部充填粘性土,厚度1~3mm,结合很差,软弱结构面。
Ⅱ:263°~276°∠67°~75°,优势产状271°∠73°,间距2~4m,走向延伸小于12m,倾向延伸8~10m,裂面闭合,局部微张,充填粘性土,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