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写作复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今年七月高考结束后,有幸再次参加省高考语文阅卷。每天八小时面对电脑评阅作文的超高劳动强度造成的极度疲累自不必说,但身临其境为国选材的使命感亦让自己觉得重任在肩。阅完之后,自觉有些感受必须要说,以利后来的考生。 身处阅卷一线,每每为考场佳作深刻独到精准的构思击节叹赏,为漂亮工整的书写赏心悦目,亦会为考生偏离题意等多种不合要求的作文而扼腕叹息。 在评卷过程中,评阅了大量考场佳作,他们特征是 1、问题回答明确清晰:我对齐桓公或鲍叔或管仲感触最深,这个问题一定要回答。 2、结构明晰,逻辑严密。 3、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4、文采斐然,妙引诗文。 5、视野开阔,收放自如。 6、字迹工整,书写美观。可以说,高靠考场上的高分满分作文几乎没有书写不漂亮的(反过来说),工整、漂亮的书写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工整、漂亮的书写能给人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加上内容充实,思想深刻,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几乎每个阅卷老师都惜玉怜才,青睐有加,焉得不获高分? 在阅卷过程中,也出现了大批问题作文,让阅卷老师或叹息或遗憾。 1、不引材料。对于这样任务驱动型作文形式的材料作文,不通过简引材料表明你的观点和态度(本次要求必须回答你对谁感触最深),这样的作文内容项得分大多会直接定在第四等(5-0分)。特别让阅卷老师觉得麻烦的是,这样的作文,老师要一连读上三四遍,反复确认考生是否引用材料,因为在下“偏离题意”这个结论时必须慎之又慎,而这会大大影响老师的阅卷速度。 2、太引材料。有的考生颠来倒去,把卷面上提供的作文素材全盘照抄甚至反复引述以凑字数,这样的作文得分可想而知。 3、答非所问。作文素材中明明问的是“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但很多同学回答的是“我对这三个人感触都非常深,我觉得他们三人一个都不能缺少”。 4、议论走偏,偏离题意。有位考生在得出鲍叔甘居人下、毫不自私的人格品质后,接着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自私会埋没人才,自私会失去朋友,自私会让事业不顺。这样本该从正面展开论述的角度,这个考生硬生生地把主体论述内容拉向反面,可谓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还有的考生在审题时出现失误,明明要谈对哪个人印象最深,他却理解成了从整则材料里面概括出一个道理,而且概括出的道理也严重偏离作文材料内涵,比如有的考生整篇谈“读书有益身心”、“细心的观察造就成功”、“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美育刚需成就未来”等等。 5、语无伦次,观点不明。三个人物中一会儿扯鲍叔,一会儿扯管仲,一会儿扯齐桓公,扯来扯去阅卷老师找遍千山万水就是找不到他到底对谁感触最深。 6、结构混乱,文体不分。有的考生不分段不分层,毫无层次。有的考生开头结尾明明是议论文,但在说理论述部分却展开详细的记叙和描写,导致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记叙文不像记叙文,硬生生造成多种文体混杂在一起的文体不明,也就是不符合文体要求。 7、述论分离。观点明明是“齐桓公善于宽容”,底下的论述展开却去谈蔺相如宽容廉颇;观点明明是桓公忍辱装死,底下的论述展开却去谈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这样的作文,其实只要在观点后对桓公的宽容或忍辱稍加展开论述再用后文类比,就相对完美了,有的考生无法做到将这两者完美衔接,相反却将其生生隔裂。 8、知识性错误。有的考生在论述人物事例时,出现不该出现的知识性错误,比如春秋战国时的刘备,刘备任用张良、韩信、萧何等。有少数考生没有仔细阅读材料,把材料提供的“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的“多”理解成“多少”的“多”。这些错误,看似很小,但在客观上都会影响考生作文的得分等次。 9、文字丽而不当。有的考生在文章开头,先运用一段华丽的文字,再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比如有的考生在表明自己感触最深的是齐桓公的宽容时,在文章开头会先集中书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宽容是春天里的柔风,轻抚着受伤的心灵;宽容是夏天里的艳阳,照耀着角落的黑暗;宽容是秋天里的溪水,洗涤着万物的容貌;宽容是冬天里的烈火,溶解着千年的积雪。”这样的文字,看似颇有文采,实则堆砌罗杂,丽而不当,妨碍了观点态度干脆利落清楚明白地表达。 10、套袭时人时事。可能因为高考备考期间考生写了大量的抗疫时文,储备了大量感动中国的人物,于是很多考生在开头概括了三个历史人物的相关品质后,大段袭用诸如钟南山、李兰娟、于敏、顾方舟等人物事迹,且不知收束,一任泛滥,完全忘了考场作文的任务是什么,写作方向在哪儿。 11、错别字太多。在将近十天的阅卷过程中,看到了太多的错别字,有的错得惨不忍睹。比如:观(关)注 身守(首)异处 世态严(炎)凉 兼(谦)让 莫(陌)生 司马千

文档评论(0)

152****41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