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疗效分析.ppt

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疗效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 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疗效分析 恶性脑胶质瘤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肿瘤往往呈浸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彻底切除。 虽然脑胶质瘤手术后加放射治疗较单纯手术治疗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生存率,但对改善恶性胶质细胞瘤(Ⅲ~Ⅳ级)的预后仍不理想。因此,许多学者也在不断探讨以寻求新的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我院从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68例Ⅲ、Ⅳ级恶性胶质细胞瘤术后患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背景及目的 脑恶性胶质瘤(N=68) 包括: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Ⅲ级)(n=40)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Ⅳ级)(n=28) 材料与方法 IMRT+替莫唑胺(n=30) 放疗剂量60~66GY IMRT(n=38) 材料与方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临床资料 单放组 综合组 中位年龄(岁) 50 51.5 性别 男 20 16 女 18 14 全切术 6 4 大部切除 32 26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21 19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17 11 MRI显示残留 22 18 MRI显示术后改变 16 12 肿瘤位置:额叶28例,颞叶18例,顶叶9例,枕叶5例,其他5例 手术至放化疗的中位时间25天(15~65天) 卡氏评分≥60分,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 设备 Precise直线加速器(瑞典医科达公司) 固定、扫描及融合 体位:仰卧位, 头部固定装置:热塑面罩 CT扫描范围:从头顶至上颈部 层距、层厚:均3mm 融合:在Plato治疗计划系统进行CT和MRI图像融合 材料与方法-放射治疗 靶区勾画 勾画标准: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50号和62号文件 勾画内容:危险器官(OAR) 肿瘤靶体积(GTV):术后MRI显示残留病灶及术后残腔 临床靶体积(CTV):GTV外放2~3cm及周边水肿带 计划靶体积(PTV):GTV、CTV各外放0.3cm IMRT剂量 分割剂量:GTV-P:2.0~2.2Gy/次, 5次/周,DT60~66Gy/30F CTV-P:1.8Gy/次,5次/周,DT56Gy/30F 材料与方法-放射治疗 化疗:TMZ同期放化疗+TMZ辅助化疗 TMZ服用细节 材料与方法-化疗 75mg/m2.d,与放疗同步,口服 首程剂量150mg/m2.d,空腹口服,连服5d,28d为1疗程 放疗结束后4周 若治疗周期内测得中性粒细胞≥1.5×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下周期剂量可增加为200mg/m2.d。 在任何治疗时间中若绝对中性粒细胞数值<1.5×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则下周期的剂量将减少50mg/m2.d,但最低不得低于100mg/m2.d 放疗期间给予甘露醇、激素、维生素以及营养神经药防治脑水肿,降低颅高压治疗 化疗期间常规给予止吐剂 材料与方法-对症处理) 患者每月随访1次,进行临床评价、神经学检查 定期检查血象和肝肾功,评价药物毒性和患者耐受性,调整用药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行头颅增强MRI扫描判断肿瘤术后残存大小,并于开始治疗后每2~3个月复查MRI 材料与方法-观察方法 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无新病灶出现 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缩小>50%,至少维持4周且无新病灶出现 稳定(NC): 肿瘤体积缩小<50%,或增大<25% 病变进展(PD): 肿瘤增大>25%或出现新的病灶 材料与方法-疗效评价标准(WHO 1998标准) 血液毒性、急性放射性脑损伤和晚期放射性脑损伤参照标准包括: 放射肿瘤协作组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