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果树病害微课6-柑橘黄龙病.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柑橘黄龙病 Citrus Huanglongbing • 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青果病。是我国检疫病害, 是一种世界性的柑桔病害。 • 黄龙病在亚洲、非洲和印度洋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 有分布,其中以东南亚和南非受害最重。 • 我国20年代在广东省汕头地区首次发现,至今已在大 多数柑橘种植区发生。 症 状 • 柑橘黄龙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梢发生 最多。 • 枝、叶受害,在树冠中发生1~2条或多条发 黄的枝梢。叶片均匀黄化或黄绿相间的斑驳 状黄化。 柑橘黄龙病均匀黄化型病叶(左)和斑驳型病叶(右) • 花、果症状 病树一般开花多而早,花瓣短小、肥 厚,颜色较黄。小枝上的花朵常聚集成团,最后大 多脱落。 • 病果小,长椭圆形,果脐常偏歪在一边,着色较淡 或不均匀,有的品种近果蒂部分为橙黄色而其余部 分为青绿色,形成 “红鼻果”。 红鼻果 病原物 • 病原物为亚洲韧皮部杆菌 Liberobacter asianticum Jagoueix ,细菌,变形菌门韧皮部杆菌属。 • 病菌菌体有多种形态,多数圆形、椭圆形或香肠形, 少数呈不规则形,无鞭毛,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 限于韧皮部寄生,至今还未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故也称为韧皮部难培养细菌。 • 病菌的寄主主要是柑橘属、金柑属和枳属。 病原细菌的多种形状菌体 病害循环 • 病菌在田间病株和带菌柑橘木虱虫体上越冬,通过 柑橘木虱在田间传播扩散。 • 柑橘木虱的成虫和高龄若虫均可传播病菌,病菌在 木虱体内的循回期短者为1~3天,长者可达29~30 天,类似于持久性病毒的传播方式。 • 汁液摩擦或土壤不能传病。 • 病害的远距离传播则通过带病的苗木和接穗的调运。 发病因素 1.品种 栽培的柑橘品种均能感染黄龙病,其中以 蕉柑和椪柑最感病,甜橙、早桔和温州蜜柑次之, 柚子和柠檬则较耐病。 2 .田间侵染源 (病株)和传播介体 一般来说,果 园病株率超过10%,如果传病木虱的数量较大, 病害将严重发生。 3 .树龄 各种树龄的柑橘树均能感染黄龙病,其中 以6年生以下幼年树更容易感病。 4 .生态条件 主要影响传病木虱的数量和活动性, 从而影响病害的发生。 防 治 1、实行检疫 禁止病区苗木及一切带病材料进入新 区和无病区。 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 3、加强栽培管理 发现病株或可疑病株,应立即挖 除,用无病苗进行补植。合理施肥和浇水,保持 树势健壮,提高抗病力。 4、防治柑桔木虱 新梢期喷布1-2次杀虫剂,可选 药剂有吡虫啉、噻嗪酮等。 5、改造病果园 对于一些黄龙病发生非常严重,已 失去经济价值的果园,应实行病区改造,进行焚 毁处理。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