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二轮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作业.docVIP

2021届二轮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作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4 -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政治史选择题专练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练真题】 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 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 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3.表1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表1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4.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5.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6.商代,商民族与上帝神的关系被“拟血缘化”,形成“父(上帝)·长子(商王)·子(民 众)”的关系结构,商王是“诸侯之长”。西周在这一结构之外,又构建了“天·天子 .臣”的新关系,创造了“二元结构”,周王成为“诸侯之君”。这一变化表明西周() A.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削弱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 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形成了官僚与贵族共治的局面 7.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 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 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 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 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8.“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 A.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 B.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 C.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D.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9.从春秋后期开始,齐国大夫田氏长期专擅国政。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田氏正式取代了姜氏在齐国的统治,史称“田氏代齐”。这表明() A.册命齐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 B.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 C.周王室开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D.官僚政治已经取代了血缘政治 10.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 ) 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B.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 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 11.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 A.隶书的全面推广 B.儒家思想的传播 C.边患危机的解决 D.大一统思想的宣传 12.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这一措施() A.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 C.是“无为而治”的具体体现 D.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 13.西汉对于官僚权力的约束较为有效,如荐官有责、上计考课、设刺史以查地方、职务回避制等做法,都从制度层面对官吏用权加以制衡,使得权力不至妄为,因而“政平讼理,百姓无愁怨”,这体现了西汉() A.官僚制度臻于完善 B.官僚约束较为有效 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14.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利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监察区域职能的转变 B.

文档评论(0)

159****35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