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交流课件:射频消融原理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射频消融原理解析 内容提要  射频消融历史  射频消融原理  盐水导管特性  消融导管的发展趋势 消融发展史 高压直流电 (DC) 消融:  1979: Vedel及 Fontaine发现高压直流电可以终止心动过速  1981: Gonzales进行动物实验  1982: Scheinman/Gallagher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 直流电消融在导管头端形成的火球 消融发展史 射频消融导管:  1985: Fontaine开始相关研究实验  1987: Borggrefe对右侧旁道消融成功  1988: Kuck成功消融右侧旁道  1988: Huang/Haines/Hindricks对射 频消融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进行研究  1989-91: Jackman/Kuck/Calkins对 射频消融旁道的有效性进行临床研究  1991: 射频消融室速  1992: 射频消融慢径  1992: 射频消融房扑  1995: 射频消融房颤 射频消融的目的  将射频电流转化为热能并释放到靶点的心肌组织  通过热损伤毁损病变组织阻断电传导通路  导管消融时的射频电流的频谱在 350 kHz 至 1 MHz之间 5 射频消融回路构成 射频消融仪 消融导管 局部组织 背极板 射频对心肌组织的作用 在导管消融时有三种重要的热量转化方式  阻抗热  传导热  对流性冷却 7 组织加热过程  第一阶段: 阻抗式加热 在局部组织内部发生  第二阶段: 热传导到附近的局部 组织和导管头电极 8 射频消融机制 – 热能转换 (阻抗热) 只在局部贴靠周边1mm内产生 功率越高产生的阻抗热在组织内的 RF Current 作用越深 Tip Blood Pool 阻抗热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Tissue 当电极离开内膜表面阻抗热会迅速 RF Current 降低 Lesion 射频消融机制- 传导热 直接在毗邻组织内转化为热量 传导热转换较慢,尤其是在生体组织内。因 Blood Pool 此在射频消融时,在局部停留30-60秒才会 Tip 形成完全的损伤,是造成消融损伤的主要因素 Tissue 消融组织的深部温度高于导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