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德的历史小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朱德的历史小故事 朱德元帅,1886年2月1日出生于四川仪陇县李家湾一户佃农之家。世代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终年劳碌仅能糊口。朱德的母亲在朱德出生之前的几个小时还在干活。朱德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使他从小就开始干力所能及的劳动。五岁时就上山砍柴、割草。 朱德因过继给无儿无女且又十分喜欢他的大伯朱世林才得以上学,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 六岁时朱德进入私塾,二十岁时入南充县高等小学堂,一年后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由于在这里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产生了教育救国的意识。 毕业后于1908年邀几位同学好友一同回仪陇县城筹办高等小学堂,朱德任学校的体育教习兼庶务。学生由几人很快发展到七十多人。学校虽然办起来了,但土豪劣绅反对新思想、压制教育,社会的黑暗,民众的痛苦,统治阶级的腐朽,使朱德认识到教育无力救国。他毅然弃教从军,从此走上了曲折、伟大的革命道路。 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封抗战初期朱德在太行山区写给家乡好友的信,这封信虽然已经纸质发黄、破损,但字迹仍然清晰可认。读着这段承载着报国之志、孝母之心和勤廉之德的特殊文字,不由得让人去探究其背后那不寻常的故事。 那是1937年11月,朱德老师的儿子邓辉林从四川随抗日部队来到洪洞县八路军总部看望朱德,告诉他四川老家仪陇正逢旱灾,家里人因他参加革命而遭受株连和迫害,生活异常艰难。一番话让朱德想起了自己80多岁的生母和养母。由于自己忙于革命,一直没能照顾她们。他担心二老不能度过荒年,很想接济一下,尽一个孝子应尽的义务。 然而,身为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却苦于身无分文,于是在11月29日,他给四川的儿时好友、同学戴与龄写去一封信: 与龄老弟: 我们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日寇虽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是我们又去收复了许多名城,一直深入到敌人后方北平区域去,日夜不停地与日寇打仗,都天天得到大大小小的胜利,差堪告诉你们。昨邓辉林、许明扬、刘万方等随四十一军来晋,已到我处,谈及家乡好友,从此话中知道好友行迹,甚为畅快。更述及我家中近况颇为寥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唯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来实无一钱,即使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佰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朱德二哥之子——作者注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我又函南溪兄寄贰佰元,恐亦靠不住,望你做到复我。此候 近安 朱德 11月29日 于晋洪洞战地 这封不足300字的求助信透出的恳切和无奈,令人读后无法不为之感慨。200元难倒了总司令,大孝为国是此心!说八路军总司令没钱谁相信?但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朱德在此前写给前妻的信中也同样早有提及:“我对革命尽责,对家庭感情较薄亦是常情,望你谅解……至于你的生活,望你独立自主地过活,切不要依赖我。……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我负担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年来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苦,绝非虚语。现时虽编为国民革命军,仍是无薪水,一切工作照旧,也只有这样,才能将革命做得成功……”“我这种生活非你们可能处也,我决不能再顾家庭,家庭亦不能累我革命。”朱德同时还告诫家人:“万望你们勿以护国军时代看我,亦不应以大革命时代看我。” 戴与龄接到朱德的求助信后,立即给在仪陇的朱德两位母亲寄去200元,使饥饿待毙的两位老人渡过了难关。朱德的生母钟氏1944年去世,享年84岁。戴与龄与朱德在抗战初期有了通信联系后,自己勒紧裤带、节衣缩食,多次捐助朱德的亲属,并动员自己的亲属十几人投奔陕北或华北抗日前线,因为他相信朱德要走的路和做的事是正确的,是值得他尽心竭力来支持的。1949年12月,戴与龄在泸州病逝,享年61岁。朱德为失去这样一位忠厚、对革命默默做了许多好事的老朋友感到悲痛,为革命刚刚胜利,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回报老友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他把戴与龄的儿子戴超群、儿媳王清先请到北京,对他们说:我为什么喊你们来,因为你们爹爹对革命是有帮助有贡献的人,能做的事他都做了,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来北京不是要做官,而是要学习本事,为人民服务。 在国家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副朱德在武乡县砖壁使用过的象棋。它是由一位当年与朱德经常下棋的百姓棋手的家属于1990年捐赠的,现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39年7月15日,八路军总部进驻位于山西境内太行山区东麓的武乡县砖壁村。八路军总部在砖壁驻扎时期,不仅指挥了许多重要战役,还利用战事繁忙的间隙开荒种地、修筑渠坝、抗旱打井、绿化造林,办了许许多多好事。 在紧张的工作和战斗之余,朱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