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VIP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9 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1.明朝建立的背景: (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红巾军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 2.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时间: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都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年号:洪武 3.元朝灭亡 1368年,明军攻占元大都,元灭亡(元朝统治时间1271年——1368年) 4.明朝加强皇权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原因: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目的:巩固统治 5.明朝在政治上强化皇权的措施? (1)政治上 A.在中央 ?废除长期存在的中书省和丞相制度,权分六部;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为分散兵权,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B.在地方 ?撤行中书省,设三司即布政使司(民政财政)、按察使司(司法)、都指挥使司(军务);从而使行中书省的权力分散; ?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设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等。——“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明太祖时期设立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又设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3)思想方面:八股取士 6. 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1421年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 明朝强化皇权的历史作用? 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明朝科举制变化的表现? ①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②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③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有八个部分组成 9.什么是八股文? 明朝科举考试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故称“八股取士”。 10.八股取士的特点和历史影响? 特点: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历史影响:选出来的官员也只是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不利于选贤任能,摧残了人才,扼制了人民的聪明才智,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11.明朝经济发展的概况和表现? 概况: 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 具体表现: (1)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可记忆为:两只米“玉米”老鼠“甘薯、马铃薯”长得像“向日葵”花“花生”朵。) 意义:这些农作物的成熟周期短、产量高。解决了粮食紧张的问题。 手工业:?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有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制瓷业:以景德镇为中心(青花瓷) (3)商业: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②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③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和安徽的徽商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1.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根本原因: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技术条件: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 主观因素:拥有航海方面的人才,郑和的英勇无畏;明成祖的支持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目的:明成祖朱棣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发展海外贸易。 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时间:1405年-1433年 次数:先后七次远航 到达范围: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到达范围广 ★6.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 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消耗了明朝的国力。 7.郑和被封为“三宝太监”,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 8.倭寇:元末明初,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日本武士和奸商。 9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