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雷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曹禺先生的《雷雨》,是一部四幕悲剧,它表现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前后30年的命运纠葛,折射出极丰富的人性,也因此而成为“文化界说不完的风景”。课文节选自《雷雨》第二幕,写到了周朴园、侍萍及两个儿子周萍、大海这一家四口三十年后的重逢,剧中矛盾冲突激烈,人物语言精彩,利于读出人性的复杂。从学情角度,高一的学生多数对《雷雨》的剧情有所了解,但对剧中人物的理解还比较肤浅,甚至仅停留在“好”与“坏”的标签阶段,对如何欣赏剧本也无理性认知。另外,针对以往赏读人物侧重周朴园,本节课立足侍萍。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品读鉴赏语言,感知丰富人性;
2.初步掌握方法,有所凭借入戏。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想
这篇课文是戏剧,属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欣赏尤其强调“生命与生命相遇”的境界,而话剧界流传的“我即人物”更提示我们要贴近人物,要入戏,要像演员那样读剧本,读出舞台氛围,所以本课主要的教学方式拟定为:以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的说戏式教学。作为导演的教师帮助学生把握矛盾冲突,注重启发诱导、方法点拨,主要内容由学生自己体验、感悟、表达。整个过程不强调学生做正规表演,而始终强调以诵读同时可伴以适宜的肢体语言传达对人物情感、内心活动的理解,力争上出真语文的味道。
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
【课前任务:了解《雷雨》剧情,熟练朗读课文节选内容;依据节选情节,谈谈对鲁侍萍的初步印象】
1.导入新课
我们的话剧舞台上有一幕经久不衰的传奇剧作,它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这部里程碑佳作是:《雷雨》(精心动魄);作者:曹禺。《雷雨》是曹禺先生23岁时的天才创作,写于1933年,时至今日,经历了近百年的时光淘洗,光彩依然。而它之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学界认为“表现了人性的及其丰富”是重要原因。今天,我们试着走近这位话剧天才,走近剧中主要人物之一——侍萍的内心,看先生借这位女子的命运,传达给我们多少关于“人”的思考。
【导语设计希望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和课堂主体内容密切相联,力求亲切自然】
2.整体感知
依据节选情节,以“三十年前、中、后”为限定语简述侍萍的人生故事。
【参考结论】30年前和自己伺候的少爷相恋;30年中流落他乡、两次再嫁,受尽人生磨难;30年后为找女儿,与故人重逢,旧情不再,母子难认。
【此环节是希望学生在对人物作深层次探讨之前,先唤起自己对人物的最初情感体验,同时以限定语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3.品读鉴赏
借用“话剧皇后朱琳当年以‘侍萍再见周朴园不是恨意十足、掉头就走,显得没骨气、可气’拒演这一角色”发问:你认为侍萍真的那么没骨气、可气吗?你对她“可( )”是否有自己的判断?品读触动你的戏剧语言,对自己的判断做出理想诠释。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人物赏读。
【这是本堂课的主要环节,对其具体实施做以下说明:(1)本环节的特点是自由开放,学生可自主选择、自由言说,主要呈现方式就是“读——赏——演读”。(2)教师要相机点拨、升华课堂,适时提醒赏读剧本的方法:牢记“我即人物”;深入语言,真诚体验;可把文字转换为形象的感受,进行合乎情境的联想想象。对一些重点语句,如“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等要提醒学生朗读的语气、节奏、重音等,可让一生反复读或多名学生试读;对关键词语,如面对周朴园第一次谈钱的“什么”“还”,知道不能认儿子时的潜台词“学乖了”,舞台说明“苦笑”“慢慢撕碎”等要引导学生贴近人物内心、品读丰富内涵。(3)此环节,老师备课时需要有几处“预设”,这是课堂效率的保证,也是课堂自然“生成”的保障和前提,赏读过程中以尊重学生兴趣点为主,同时对预设内容应有适合时机的提示和引导。】
4.课堂检测
以“感悟‘梅侍萍’这个名字的深刻意味”为题,引导学生进行赏读小结。
【参考小结】所有的“可……”都是侍萍,这就是她丰富而坎坷的人生、复杂而真实的人性。带着刚才的细致品读,回到“梅侍萍”这个名字(“梅”是她的原初),我们恍悟,它正是这一复杂性的完美诠释:一株来自乡野的梅花,既高洁、纯情,也有坚韧、不屈和傲骨,可爱、可敬,但一个“侍”字注定了她下等人的命运,隔着冷硬的门第,一生命若浮萍、漂泊无依、历经坎坷,终由那朵曾绽放可人美丽的梅花枯萎凋零为令人心酸的鲁妈,可悲、可叹。
5.总结升华
本节课对侍萍丰富人性、坎坷人生的体验之旅到此结束。需要提醒大家,侍萍的丰富性只是《雷雨》丰富性的一角,本剧还有很多复杂的性情、无奈的人生,还有很多的“说不清”和“说不尽”,课下希望同学们继续走进曹禺先生建构的这个“人”的舞台上,领略《雷雨》的无穷魅力。
【这样的结束语意在呼应曹禺先生对每个读者的真诚期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物_生命不息的细胞呼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廉颇与蔺相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廉颇与蔺相如》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的快慢及限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的快慢及限度第一课时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数学_简单线性规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数学_简单线性规划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能量流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能量流动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物理_实验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物理_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数学_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数学_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B2U4 Wildlife protection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B2U4 Wildlife protection教学课件设计.ppt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汉字听写大会竞赛考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新高三第一次班主任会议,校长讲话:凝心聚力战高三,担当使命育栋梁.docx
- 《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ppt VIP
- 校园内施工安全教育课件.pptx VIP
- 某某村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2023年电动自行车换电站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Q-CR 517.2-2023铁路工程喷膜防水材料 第2部分:喷涂橡胶沥青(OCR).pdf
- (王红)《遣戍伊犁日记》《叶柝纪程》录文.doc VIP
- 一种用硅藻土助滤剂废弃物制备纳米白炭黑的方法.pdf VIP
- 数字化转型之数据治理解决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