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重组培训课程.pptx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欢 迎 第三章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和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 第一节 转座子 第二节 质粒 第三节 遗传重组 基本要求 1.掌握转座子的定义 2.了解转座子机制 3.掌握质粒相关特性 4.掌握同源重组的模型,位点特异性重组 5.重点掌握相关定义 第一节 转座子 一.转座子的发现 二.转座子的定义与结构特征 三.转座子机制 四.转座效应 五.逆转录转座子 DNA transposable element 一.转座子的发现 1951年,在冷泉港生物学专题讨论会上,麦克林托克递交了自己的学术论文,向科学界同行报告了她的新理论。她提出遗传基因可以转移,能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她把这种能自发转移的遗传基因称为“转座因子” 。 “转座因子”除了具有跳动的特性之外,还具有控制其他其因开闭的作用,因此“转座因子”又可叫做“控制因子”。 转座理论不被接受 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染色体遗传学理论认为,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比较稳定,遗传基因以一定的顺序在染色体上作线性排列,彼此之间的距离也非常稳定。常规的交换和重组只发生在等位基因之间,并不扰乱这种距离。除了在显微镜下可见的、发生频率极为稀少的染色体倒位和相互易位等畸变可以改变基因的位置外,人们还从未认识到,也难以设想出基因会从一处跳跃到另一处。 终被接受 整个70年代,分子遗传学家找到了愈来愈多的可移动的或可转移的遗传因子, 又称之为“跳跃基因” 。这些因子不仅存在于细菌中,同时也存在于较高等的动物中。麦氏的理论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麦克林托克30年代初做出的发现、40年代提出的理论,到60年代末终于被重新提起,80年代初为科学界普遍接受。她走在时代前面四十年,同时也为此冷落奋斗了四十年。 二.转座子的定义与结构特征 DNA的转座,或称移位(transposition),是由可移位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介导的遗传物质重排现象。 已经发现转座这一命名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在转座过程中,可移位因子的一个拷贝常常留在原来位置上,在新位点上出现的仅仅是拷贝。因此,转座有别于同源重组,它依赖于DNA的复制。 转座子的定义 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着可以从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的一些DNA序列,这些DNA序列就称为转座子(transposon)。 转座子的分类和结构特征 简单转座子(insertion sequence,IS)         常被称为插入序列。它们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的正常组成部分。一个细菌细胞常带有少于10个IS序列。转座子常常被定位到特定的基因中,造成该基因突变。IS序列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单元,中间带有介导自身移动的转座酶,两端带有反向重复序列. 原核生物的转座子-插入序列IS 转座子的分类和结构特征 复合式转座子(composite transposon)是一类带有某些抗药性基因的转座子,其两翼往往是两个相同或高度同源的IS序列,表明IS序列插入到某个功能基因两端时就可能产生复合转座子。 复合转座子Tn 转座子A家族(TnA) 是一类除了和它的转座作用有关的基因外,还带有其它基因的转座子. TnA长约5kb,两端具有ITR(38bp),而不是IS,中部的编码区不仅编码抗性标记,还编码转座酶和解离酶.靶点(5bp)的选择有区域倾向性,但在优先区域内选择是随机的. 转座噬菌体 是一种以溶菌和溶源周期性交替方式生长的噬菌体,它不象λ 噬菌体那样有一定的整合位点. Mu噬菌体的整合特征将在基因表达与调控一章讲解. 三. 转座子机制 转座时发生的插入作用有一个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受体分子中有一段很短的(3-12bp)、被称为靶序列的DNA会被复制,使插入的转座子位于两个重复的靶序列之间。不同转座子的靶序列长度不同。 三种不同类型的转座 (1)复制型转座(replicative transposition)作为自身移动的一个部分,转座子被复制,一个拷贝仍然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上,而另一个则插入到一个新的部位,这样转座过程伴随着转座子拷贝数的增加。 (2) 非复制型转座 转座元件作为一个物理实体直接由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 IS序列、Mu及Tn5等都以这种方式进行转座。 (3)保守型转座 保守型转座是另一种非复制型的转座过程,该过程中转座元件从供体部位被切除并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插入到靶部位,在该过程中每个核苷键皆被保留。 该转座过程与λ的整合机制类似,并且转座酶与λ整合酶家族有关。 转座的机制:复制型转座需要融合形成共合体 A. 切开: 转座酶识别受体的靶序列,在两条单链上均切开,形成粘性末端;识别自身的反向重复序列,在3‘端切开。 B. 连接:供体和受体结合形成不完整共联体,留下缺口。 C. 复制:DNA聚合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