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天台县坦头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 摘 要] 通过统计 1985 — 2011 年间我国学者在思维导图研究方面所发表的论文 , 归纳思维导图在我国研究的现状 , 指出国内思维导图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以及在读图时代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关键词 ] 思维导图 ; 本体研究 ; 教育 ; 教学
思维导图 (MindMap) 是 20 世纪 60 年代初 , 英国学者托尼·布赞 (Tony Buzan) 基于对脑神经生理科学的研究,类比自然万物放射性性状,在分析了人们的笔迹习惯,以及在训练“学习障碍者”的实践中,逐渐
形成的关于放射性思维及其图形表达的研究成果。 1971 年, 这些成果被结集成书, 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学习、商业决策等领域。如今英国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美
国等国家的教育教学机构也已经开始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在我国 , 思维导图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图” 的使用使我们能大量快速地汲取信息,但同时它的魅影也遮蔽了我们对本真世界的深度认知,对“读书”
还是“读图”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思维导图的出现,不仅是作为一种教学或认识手段,更重要的是作
为一种知识和对象的新的存在方式, 它衍生于对文本、 思维想象的形象解读, 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对文本、 思维想象的再认识, 弥合了文与图各自表达上的不足, 使阅读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使“书” 与“图” 的对立统一于“思维导图” ,体现了语言、文字、图像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内容。人们普遍认为,语言关
乎逻辑,文字关乎语言,而图画则关乎意义,对“图”的过度推崇会削弱对语言文字的观照,进而削弱逻
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出现却说明, “图”不是人类逻辑思维的倒退,而是对人类逻辑思维的有力补充, 有效地利用图形,可以系统、深化人类知识,不断创新,推动社会前进。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相关的文献 , 对思维导图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1985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20102011
期刊论文 1 2 1 2 1 3 5 2 6 5 6 4 9 11 14 30 41 28 21 42 46 69 58 67 98 29
硕士论文 6 17 29 16 11 14 16 12 4 6 3 1
博士论文 5 7 6 3 3 3 2 2 3 5 1
会议论文 1 3 2 1 2 1
1985-2011
1985-2011年论文数量图
期刊论文
硕士论文
博士论文会议论文
120
100
80
量 60
数
40
20
0
1985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年份
一、国内思维导图的研究现状
本文利用 Noteexpress 中文文献编辑工具对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会议论文数据库和硕博论文数
据库进行了搜索,在主题词为”思维导图”的搜索条件下,共搜索到 600 篇期刊论文 , 170 篇学位论文和
10 篇会议论文,共 780 篇相关论文 ( 如图 1) 。我们发现 , 国内思维导图的研究整体上呈增长趋势。但是,
1999 年以前搜索到的论文,思维导图被理解为一种“导读图鉴” [1] ,一种“导游图” [2] ,一种教学“板
图” [3] ,是通过相关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能力
的教学手段。 [4] 这个时期的论文不能算是我们今天所说的 “思维导图” ,而是一种在 “纲要信号学教学法”
指导下进行的 [5] 以图解文的教学方法。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思维导图,最早应出现在《学习革命》一书中,而后 1999 年“ BBC托尼·巴赞智力丛书” [6] 的出版,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制作与应用。同年,中国也引进了诺瓦克教授的概念图理论,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国人对思维导图的认知,抑制了对思维导
图研究的热情,而转投概念图研究,但这并不能阻止思维导图在中国的发展。 2000 年王功玲第一次在《黑龙江科技信息》上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和制作程序,并将导图的笔记方法应用于教案编写,以及课
堂教学。 [7]2001 年徐亮第一次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对思维导图的创造原则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指出“思维的放射性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