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论文
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全文如下:
摘要: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来看,自扩招以来我国的确实现了高等教育精英式向大众化的转变,但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又出现了过度教育的现象,然而在过度教育的同时大学生又面临就业困难的局面,二者并不是谁决定了谁,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从过度教育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与对策。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ces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we indeed realized the higher education from elite to mass since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But accompanied with that, excessive education appeared.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college students faces employment difficulty. The former doesn’t determine the latter. They influence each other.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education and proposes som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过度教育是指:从宏观层面来说,教育的供给超过了它的需求导致了一个社会吸收不了那么多受教育的群体,即教育的投资回报率相比之前降低了。就业能力是指:国内学者陈薇静认为:“就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工作所具备的的能力,包括特殊就业能力和基本就业能力。”截止2021年,期刊网上有关于过度教育的文献仅有130余篇,且大多是基于过度教育的原因,影响,测量,辨析等角度分析的,将其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相联系的文献仅不到10篇。因此,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文章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从过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的相互关系着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过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
我国目前教育其实整体是不足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只占总人口比例的3.6%,每十万人口中只有3611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而美国同期的该项数据是60%,日本和韩国的该项数据约是30%,印度也有16%。此外,分析教育的毛入学率发现,尽管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2021年已经有了23.3%的毛入学率,然而该项数据的达成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但局部上却有一定程度的过度教育的现象,在北京有报告显示以用人单位为标准估算的过度教育发生率为47.61%,以个人判断为标准估算出过度教育率为54.92%,这显然不是一个小的比例,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与此同时,带来的影响之一便是大学生就业问题。“2001年重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其初次就业率为82.75%,一般院校初次就业率为68%,高等专科学校初次就业率仅为41.23%。200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有近30万毕业生未能就业,2021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一次就业高峰,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了212万人,其平均就业率为70%,将近64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到2021年,大约有75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正因为如此,有一部分人选择继续深造,读研,由此掀起了一场考研热,表面上似乎是缓解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实际上是把过度教育带入了更高的层次。
2 过度教育影响下的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
2.1 从人力资本的角度上来说,人们投资教育能获得相应的回报。由于教育投资能够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自身的生产能力,部分学者认为,教育与工作经验和工作培训之间是可以相互补偿或相互替代的。也就是说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工作培训才能使其符合职业要求,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需安排较少时间的工作培训即可上岗。“因此可以将过度教育看作是职业发展和晋升而储备的人力资本”。
2.2 从筛选理论的角度上来说,在大多数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很难在短时间全面了解求职者的各项信息,也就很难准确判断求职者的技能和能力,这是大多数用人单位的判断依据都是受教育水平。教育本身并不能提高一个人的能力,但却可以被应聘者用来向雇主“示意”自己是能力高的人,而雇主就凭借这一信息来筛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pptx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泌尿系统感染的药物治疗》习题答案.docx VIP
-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pptx VIP
- 测量系统分析MSA模板(GRR+线性+偏倚+稳定性+计数型)-全公式未加密.xlsx
- 检验科临检组管理程序性SOP文件.doc VIP
- T∕ZZB 1912-2020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电极镍粉.pdf VIP
- 预制菜行业调研分析报告.docx VIP
-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pdf VIP
- APQP4Wind Manual 1.3 APQP4手册1.3 最新标准分享.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