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13《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 唐诗五首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东皋(ɡāo)   徙倚(yǐ)    落晖(huī) B.萋萋(qī)  鹦鹉(yīnɡ)  日暮(mù) C.征蓬(pénɡ) 汉塞(sài) 燕然(yàn) D.荆门(jīnɡ)  马蹄(tí)  沙堤(dī)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皋薄暮望(接近) B.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 C.几处早莺争暖树(温暖的树) D.仍怜故乡水(喜爱)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B.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野望》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物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情感和失意的情绪。 B.《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诗人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具有婉约的特点,诗人很善于将自然景物融入诗的意境中来。 C.《钱塘湖春行》以“行”为线索,通过对湖水、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草色明丽、春意盎然的西湖早春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 D.《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触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5.填空。 (1)《野望》中描绘萧瑟静谧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        。? (2)江南三大名楼是黄鹤楼、岳阳楼和    。“晴川历历汉阳树,          ”是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了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以静止的视角描摹江上美景的诗句是:        ,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的角度描写禽鸟的诗句是:         ,         。? 6.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月的阴晴圆缺给了他们很多人生启迪。朝阳中学团委准备于9月28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以“诵月”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比赛。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写一条与“月”有关的标语,张贴在教室里。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先是分成不同的专题活动小组来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你所在小组的任务是搜集月亮的美称与雅号,你搜集了哪些?请写在下面。(至少3个) (3)活动筹备组准备邀请第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敏担任本次活动的主评委,因此以学校团委的名义写了一封邀请函,其中存在两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我校定于9月28日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以“诵月”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比赛,想邀请您担任活动主评委,希望您务必拨冗参加。 朝阳中学团委 2021年9月21日 ①? ②?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黄鹤楼 [唐]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8.请分析颈联中运用“历历”“萋萋”两个叠词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野 望 [唐]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中的“东皋”是诗人弃官后的归隐之地。 B.颔联描写树染秋色、山染余晖的景色,以动衬静,渲染出祥和宁静的氛围。 C.颈联写牧人们劳作归来之乐景,反衬诗人孤独、忧郁之感。 D.尾联写诗人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念感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10.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甲] 黄鹤楼 [唐]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 登金陵凤凰台 [唐]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

文档评论(0)

Mylover6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