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欣赏.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大班美术欣赏:林中雨滴 单位:靖江市新桥镇中心幼儿园 姓名:蔡兰英 邮政编码:214537 一、课题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林中雨滴 二、教材简析 本次活动是《春天真美丽》这一主题中的一个美术欣赏活动。前期孩子们已经到大自然中寻找和发现了春天的美,欣赏了阳光下的各种场景的美,领略了春天自然风光的美等活动。而《林中雨滴》是一个美术和音乐整合的活动,活动以引导幼儿回顾生活经验,在肖邦的《雨滴前奏曲》音乐声中欣赏希斯金《林中雨滴》,让幼儿体会到“画中无声胜有声”的感觉,抒发着渐渐进入春天树林和雨滴的诗意之中。 三、目标预设与活动准备 (一)目标预设。 1.欣赏希斯金的《林中雨滴》和肖邦的《雨滴前奏曲》,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雨中大自然宁静、幽远、朦胧、清新的魅力。 2.引导幼儿多通道、多感官欣赏画面,培养幼儿的艺术通感。 (二)活动准备。 1.希斯金的《林中雨滴》和肖邦的乐曲《雨滴前奏曲》作为欣赏材料。 2.实物投影仪、CD机等电教设备。 3.水粉颜料、画笔。 四、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会在《雨滴前奏曲》中欣赏《林中雨滴》。 难点是帮助幼儿欣赏雨中大自然的宁静、幽远、朦胧、清新的魅力。 五、设计理念 1.著名的美学家阿恩海姆认为:对美术作品的观看就是要捕捉它的某几个最突出的特征,也就是事物的审美特征,从而唤起人们的回忆,获得对事物的完整形象。 2.康定斯基说过:“绘画是一种视觉的音乐”。这说明:美术与音乐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是相通的。选择适宜的音乐能帮助幼儿打开心灵的窗户走进作品,它是有效提高幼儿艺术欣赏水平的通道。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1)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教师要引导幼儿去亲自体验和感受大千世界,适应对世界中的平衡、对称、和谐、节奏等美的模式,形成对这些模式的敏锐选择能力和同情能力。 (2)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六、设计思路 在春天里,雨中漫步的感觉是很美好、很浪漫的,然而我们面对这些独生子女的幼儿却很少有这样的机会,更何况是雨后林中漫步呢?这里我之所以选取《林中雨滴》和《雨滴前奏曲》作为欣赏对象,就是期望能够引领幼儿感受作品所传达出的春雨中大自然宁静、悠远、朦胧的意境美,让他们从作品中感受大自然宁静舒展的特有魅力和清新的气息,引导幼儿多渠道、多感官欣赏画面,培养幼儿的艺术通感。 七、教学过程 (一)聆听、欣赏肖邦的《雨滴前奏曲》 师:闭上眼睛,在音乐中体会你的感觉和眼前的画面。 (教师引导幼儿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有助于使音乐从他们的耳朵直接进入心中,并展开想象,形成审美期待。这也是为《林中雨滴》画面的出现做了个较为充分的铺垫。) (二)在《雨滴前奏曲》的音乐声中欣赏《林中雨滴》 (教师在音乐中出示《林中雨滴》。幼儿睁开眼睛,音乐和画面同时涌向他们。) 师:走进这片树林看一看吧! 幼1:好美的树林。 幼2:刚下过雨。 幼3:还在下呢,他们打着伞。 师:这幅雨中的树林给你什么感觉? 幼1:我觉得清凉、很舒服的感觉。 幼2:空气不像平常污染的。 幼3:很凉爽,天上的乌云很漂亮。 师:有雾了,是雾气朦胧的感觉,晴天很少看到的景象。 幼1:没有乌云很漂亮。 幼2:树上不像以前脏了,叶子好像洗过澡。 幼3:下过雨后,看远处的树梢上,我还有一种感觉,下过雨树上的小雨滴很漂亮。 师:那你们有没有听到什么? (很显然,远处树梢上的小雨点从画面中是根本看不到的,然而这个孩子却感到了,而且她的感觉非常到位。教师让他们听着音乐欣赏这幅画的目的,也就在于让幼儿体会“画中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幼1:小雨滴滴嗒、滴嗒地响。 幼2:踩泥巴的声音。 师: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走一走,好像你就走在雨中的树林里一样,你还听到了声音?有什么感觉?你的动作会怎么样? (音、画、舞等艺术活动都是有机地连成一体的,因为人的听觉、视觉、动觉原本就不是决然分裂的。教师引导幼儿由看到听、又由听到动,对于培养幼儿多通道、多感官的艺术通道能力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 幼1:下过雨很凉爽,小鸟在树上唱歌。 幼2:踩到泥巴的声音。 幼3:树林里有人唱歌的声音。 幼4:水中有水波纹。 师:水波纹哪里来的? 幼:下过雨后。 师:还看到什么? 幼:树的影子。 师:树的影子叫什么? 幼:叫水中倒影。 师:这是一种很美的景色,你们发现了,真好!你们还闻到什么? 幼1:闻到花香,闻到了很新鲜的空气。 幼2:闻到了树叶的味道。 幼3:我闻到了雨的味道。 (雨水本身怎么会有味道呢?可是幼儿却偏偏闻到了。不仅如此,树林中并没有唱歌的人,他们却似乎听到了悠扬轻柔的歌声。这便是幼儿的感觉,幼儿

文档评论(0)

dsw285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