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文-时代缩略影的经典(读《茶馆》有感).doc

论文-时代缩略影的经典(读《茶馆》有感).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时代缩略影的经典 ——《茶馆》 作者:青雨 作者的生平与创作作品时代精读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 满族正红旗人,原姓 舒舒觉罗氏,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中国现代著名 小说家、 文学家、 戏剧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另外,老舍先生曾任小学校长、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山东大学)、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师。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 代表作有《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正红旗下》等,剧本《 茶馆》、《 残雾》、《 春华秋实》、《 青年突击队》、《 全家福》等,中篇小说《 我这一辈子》、《 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 赶集》、《 樱海集》、《 火车集》及作品集《 老舍文集》(16卷)等。其中,最著名的有《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老舍先生创作风格:第一,北京的风俗文化、市民形象、人生步履与作者的主观情愫水乳交融,三位一体,调配出老舍小说特有的“北京味儿。”第二,以通俗化得幽默为重要特征的讽刺色彩。第三,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种地方特色是以北京市民语言及俗文学语言为原料,加以煅烧锤炼的结果。语言平易而不粗糙,俗而通雅,清浅而又韵味十足。 《茶馆》是老舍先生1956~1957年间的作品,它是老舍一生中最优秀的戏剧创作。《茶馆》共三幕,每幕戏都取用同一个场景——都发生在旧北京城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里。从时间上看,三幕戏的故事,彼此相隔很长的时间:第一幕发生在晚清光绪朝的戊戌年;第二幕戏,发生在第一幕十几年后的北洋军阀割据时期;第三幕戏,发生在距第二幕三十多年、抗战结束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 其创作的大背景:1956年,国家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发动疾风骤雨式的大规模阶级斗争转向相对稳定的经济文化建设。为了促进科学、文化、艺术事业,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艺界出现了暂时宽松的创作环境。 经典、精华:三幕剧述说三个时代的故事 第一幕:反映清末豪门骄奢、流氓狂妄,贫富悬殊,社会黑暗,光明之路远在天边,濒临一代“亡。” 贫穷农民卖女儿——饥荒年景,破产农民康六无奈要卖15岁的女儿,人贩子刘麻子趁机牟取暴利,一旁卖小物件的贫民老者偶然得见,一语说中要害:“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此处用对比手法,鲜明反衬出贫富分化的严重程度。旗人秦常看法相冲——茶馆房东秦二爷来了,他踌躇满志地办实业、救国难,可是他对眼前讨饭的穷人态度冷淡,而古道热肠的常四爷慷慨施舍,二人于是对是不是该周济穷人一碗烂肉面,表达了截然不同的意见;这段戏写了国难当头,有些中国人良心未泯,力所能及地救助百姓,可是秦二爷和常四爷的两种热诚,都历史局限性。常四爷遭“口祸”被捕——常四爷目睹卖儿卖女的惨状,长叹一声:“我看哪,大清国要完!”结果被暗探盯上了,借庞太监到场,两个暗探把常四爷和一道喝茶的旗人松二爷抓走了,理由是“旗人当汉奸,罪加一等!”这个情节勾画出黑暗世道下边特务密布、善良的人稍有不慎就会遭殃。 犹记得第一幕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正当庞总管正批改革说要砍头时,某位在茶馆中品茶的人曾问:“谭嗣同是谁?”从这样一句话中,可以知道当时众多的百姓对维新派政治改良并不清楚,说明维新运动在发动广泛的人民群众这方面做得非常局限。 第二幕:封建势力依然强大,旧制度腐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不彻底,普通百姓愚昧,人们思想仍然较封闭。 茶馆老伙计李三,在清朝灭亡了十几年之后,还是不肯剪掉他的小辫子,他有自个儿的“说道儿”:“改良!改良!越改越良,冰凉!……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样的话语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思想相当愚昧,政治意识极弱。另外,老舍先生在创作中利用暗探与常四爷在次相遇的场景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统治依旧是以封建势力为主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没有改变,革命不彻底。 第三幕:新时代,场面却凄凉,现实黑暗,政治不堪。 幕起的场景“裕泰茶馆的样子可不像前幕那么体面了。藤椅已不见,代以小凳与条凳。自房屋至家具都显着暗淡无光。假若有什么突出惹眼的东西,那就是‘莫谈国事’的纸条更多,字也更大了。在这些条子旁边还贴着“茶钱先付”的新纸条”也充分现示着现实社会的黑暗,“暗淡无光。”

文档评论(0)

活到老,学到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知识,分享知识,一起涨知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